作者:寶木
2月初的郵市,出現了意料中的回調走勢,由于《甲申年》郵票在春節前后出現了大幅揚升行情,因此短期的獲利者比比皆是。但當2月2日再度沖擊高點未果之后,調整的帷幕即拉開。事實上,這種調整在猴年前已若隱若現,由于時值春節前夕,大多數郵商和投資者無心戀戰,加上春節后貨源不多,導致了《甲申年》郵票市價奪營拔寨般的快速上躥,短線風險增大。
回調走勢驚心動魄
2月3日開始的回調走勢實在是驚心動魄,以市場成交量最大的《甲申年》全張票為例,市價在象征性上摸55元之后連續4天快速下滑到37元,擊破了一度放量成交的40元支撐位。一時間市場拋壓十分沉重,不少投機者再度成為了短線套牢族。雖然此后2天,該張一度回升到44元,但因跟風者非常謹慎,到2月11日再度跌破40元關口,下滑至38元。
人物郵票躍出黑馬
盡管“猴年”郵票依然處于強勢,但相關人士應該發現市場所表露出來的特征:即新郵繼續成為郵市的熱點對象,炒新的慣例并沒有被打破,這可以從2月4日發行的《鄧穎超同志誕生一百周年》紀念郵票大幅高開的走勢中印證。該票面值僅8元,但因設計中采用了小版票形式,一度出現了溢幅超過1倍的走勢,迄今價格在15元附近盤旋,是近年來人物郵票全張票中難見的強勢表現。而發行量并不大的2003年小版張,卻隨著“猴年”郵票的回落而走低,且回落的幅度不亞于新郵,成交更是遜于新郵,即使是去年11月份之后發行的“艾滋病日”、“青銅器”等小版張也無法緊跟今年發行的新郵步伐,已從1月初的主導地位淪落為跟風品種,至于2003年9月份之前發行的小版張更是無法形成趨強格局。
市場熱點終會轉移
通過本次的調整,市場的熱點繼續圍繞新郵展開,反彈行情與去年的表現如出一轍。唯一不同的是,《甲申年》郵票的地位特殊,吸引市場人氣的作用極大,目前的新郵反彈力度較強,而且因在今后2個月內沒有重大新郵發行,所以其市場強勢會保持一段時間。但鑒于新郵反彈行情的力度和深度均有限,熱點轉移是遲早的事情。
來源:新發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