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言
虛報會員在集郵界是公開的秘密,媒體上稱為“會員人數有水分”。面對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大多數會員是出于無奈,有的人是默許,有些人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最近,在與會員談到此事時,他們都表示毫無辦法,因為全國集郵聯每年為會員提供一個特殊郵品(近年分別是六駿圖、中秋小版、郵展加字)。有的郵票不是每個會員都能買到,而是按會員比例分配,這樣,就造成了總有一定比例的會員無法得到這些郵票。
在這里我們暫且不論按比例為會員提供郵票的做法是否合理,但這種做法的直接后果是人為的在會員之中制造了矛盾。有的基層協會不得不采取抽號、抓鬮的方式解決問題。假設有三分之一的會員不能購買這個特殊的郵票,那么誰能購買,誰不能購買的決定權又是如何確定的,根據在哪兒? 一位基層協會的秘書長對我說,他們為了化解這個矛盾,迫不得已從協會自留的活動經費中拿出一部分上交,虛報了一些會員,用虛報會員的會費填補空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那些特殊郵票每個會員人手一份。原本他們計劃在春節前組織一次會員活動,結果泡湯了,因為沒錢。
現在人們總是發愁會員人數逐年減少,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將其原因歸咎于郵票的發行政策。其實,我們的集郵組織應當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反思一下我們的一些做法,是不是維護了會員和廣大集郵者的根本利益?
據知情者說,許多基層協會的負責人對虛報會員的做法非常反感,但對于購買郵票這件事,他們是一個弱勢群體,只能順其自然。
讓會員得到一些特殊的郵票,不是近年所為,上個世紀末,每個會員可以買一枚“大佛小型張”、 “盼盼小型張”。當時的做法沒什么不妥,不知改來改去為了什么。
為會員提供特殊郵票是件好事,但搞不好,反而讓會員的利益受損失,比如,要是多交了錢買“中秋小版”,這次就賠了,因為“中秋小版”現在已經低于售價了。
最后,建議今后應當增加會員購買特殊郵票的透明度,在具體運作過程中,必須加強監督機制。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媒體公布會員人數、銷售郵票的情況,我想,這些數字還算不上是國家機密吧!
來源:集郵博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