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錄(王仁亮) |
發布日期:2004-2-5 20:0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作者:王仁亮
今天(3日)在盧工碰到叱咤郵壇十多載的合肥小喬,小喬心態呈驚鳥狀,見此心中竊喜。郵壇大將尚且心悸,場外資金建倉將輕而易舉。
場內實力郵商均持謹慎態度,以持幣觀望為主,只敢買少量貨源。
金銀幣經營戶有些先知先覺者年前已經參與,現在已經獲利在手,有的正準備參于,金銀幣經營戶畢竟有批精英分子,郵商大戶以做公司做大為主體,他們缺乏的就是冒險精神,他們有錢也不需冒險,就怕到時患“紅眼病”。
禮品已進入淡季,而禮品經營戶卻無動于衷,鼻子底下的錢都不敢撿,一心一意開發禮品。他們根本不知道,禮品走紅是郵市低迷的結果,郵市復蘇禮品將受重創。有眾多禮品,標明發行量數百套或數千套,價格數千元。有的單位職工將禮品拿到市場兌現,標價的十分之一才有接盤,氣得賣者連說“欺詐、欺詐”。由此可見,禮品的敗象已現,經營者若不轉版,有可能血本無歸。
磁卡經營戶則更絕,“打死我也不玩郵票”幾成其口頭禪。他們哪里知道,國家若動真格,照章納稅,破產是他們的唯一選擇,過帳動轍數拾萬元,數百萬元,一年上億元,甚至數拾億元,再大的家當都要破產,法律無情。郵票則不同,國家只承認面值,大宗交易大多數以面對面現金交易。老百姓“用金買紙”,對國計民生無傷無礙,并可起扶助郵政建設之效,國家巴不得。磁卡經營則更是乘電信管理混亂,低折扣拋售而獲利。全國磁卡經營大戶不過數千之眾,牽涉面小,國家想什么時候治理都行。
我還想補充重要的一點,解放前上海灘的大郵商兼郵學家鐘笑爐先生,解放后階級成份定為勞動人民一類。鐘先生若在解放前將郵票兌換成產業,解放后定將被戴上階級帽子,郵票使他逃過一劫。謝謝郵票!請不要誤會,我們國家不會再劃階級成份,但稅收制度會日益完善,但再完善的稅收制度對郵票無效。因盛世百姓才敢“用金買紙”,又不影響國計民生,管它豈不“傻瓜”?這是一項多多益善的無煙、無污染、無公害的“三無”朝陽型產業,應該大力發展。
從表象看,磁卡經營最安全,大錢賺小錢最安全,其實最危險,危險到了破產邊緣。
禮品為家庭作坊生產已經納稅,出售過程金額不大,不屬于治理對象。風險在于郵市復蘇,禮品“垃圾”面目將凸現。
金銀幣為國家高溢價發行產品,還要經營戶額外納稅純屬無理,國家有此理智,不會亂開殺戒。
郵票最“危險”,現在卻最安全,因郵政政策發生重大轉折,遵義會議式的轉折,只有郵票可兌換人民幣的政策,才可將國郵(2003)406號文件超越。至于有的地方郵政仍不允許郵寄包裹貼用郵票,只怪自己無能,你大膽捶桌子,大聲喧嘩,引起旁人圍觀,讓郵政打110報警更佳,看他怎么下臺?國家郵政局定會站在你一邊,處理郵政違法人員。
近聞中國郵政為加速發展物流事業,購買波音飛機4架,耗去人民幣30億元。如何還貸?郵政儲蓄因利差調整,今年最少減少利潤60億元,如何解決?平信郵資上調至200分已成必然選擇。最晚四月一日,最早三月一日,不會拖到四月二日。今天(3日),有二批寧波郵友來到盧工,說我料事如神,什么郵資上調,包裹貼郵票,《毛澤東》和《青銅器》小版全部應驗。但就是不說《神五》澳門版不漲之事,我于心不安,深感內疚。《神五》澳門版是《神五》系列不可分割的一環,圖案不同,少它不得,都是23。6萬版惹的禍,澳門郵政又不留庫存,總公司也只有不足3萬版的庫存。既然中國郵政廣告公司發行的《猴》片都能炒到15元一枚,比售價高18倍,發行量肯定比《神五》澳門版多一倍以上。每訂一套年票,贈送一版的黃《猴》,都能炒到30多元,超出面值7倍。打死我都不信,面值14元,23。6萬版發行量的《神五》澳門版豈會無用?不要著急,是金子總會發光,說澳門“垃圾”越多越好,我所抓大多“黑馬”產自“垃圾”之中,誰叫我命中注定撿“垃圾”。
從去年10月下旬到今天,我在盧工一直號召大家到郵市撿錢,賺錢容易撿錢難,撿錢難在膽量和心態,擺到地上的錢,認為是“陷阱”,這就是大多數人的心態,這種“陷阱”經常在轉型期的中國發生,“陷阱”實際上是金窖。
來源:中國投資資訊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