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特種明信片的前景分析[原創] |
發布日期:2004-2-3 19:5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319483568147.jpg[/upload]
郵資明信片家庭特種郵資片誕生于郵市的低潮,1994年1月5日,以TP為代號的特種郵資明信片《TP1.哈爾濱冰雪風光》A、B組發行。拉開了新中國特種郵資片系列的序幕。特種郵資片發行至今已達到二十七種,其選題與其他各郵資片不同的特點就是,特種郵資片突破了傳統規歷、發行自由靈活、枚數和面值組合隨題而定、包裝設計隨時變化,這就體現出特種郵資片的風格定位不拘一格,大膽創新的特色。
因具有的特色、內涵和潛力,在96、97年郵市解凍之時,價格迅速揚升,升幅之大,速度之快,使眾多其他郵資票品難望其項背。這段歷史也是讓人刻骨銘心。好題材、好設計、好的款式設計總是令人喜歡,但97郵市井噴也傷害了一些無知無謂的跟風者。本文只表達個人觀點看法,與大家共同商榷。現以同系列中市場定位相近的《上海浦東》B組作對比分析,從中分析二十四節氣特種郵資片今后在市場中的定位潛力。
一:與題材上比
·上海浦東:是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取得的改革開放成果實踐。是改革開放中一個真實寫照和縮影體現,具有重大的歷史政治意義。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幾千年我國人民的科學實踐經驗的積累,它是我國古代科學史上一個輝煌成就,直到現在安排農事仍有很大的實用意義,二十四節氣至今乃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
二:畫面設計表現手法的不同
·上海浦東:
采用現代風光攝影的藝術形式手法表現,該套郵資明信片以現代彩色攝影記錄下了現代
上海這十幾年的城市建設飛速發展的面貌。展現出中國國際大都市的現代感。
·二十四節氣:
藝術形式采用中國繪畫藝術表現,作品本套郵資明信片由郵票設計家王虎鳴設計,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林之光撰文。畫面作者劉金貴以中國傳統灑金宣紙上以現代中國工筆畫技法創作二十四節氣主圖,構圖嚴謹而秀逸;重彩描繪,富有濃郁的民間特色。小本附圖為寫意畫,筆墨酣暢淋漓。畫面體現了傳統和現代審美的完美結合。予人以古樸典雅的審美情趣。
三:與上海浦東特種郵資明信片B組的量比
·上海浦東B組25萬套,每4枚/套
·二十四節氣20萬套 每12枚/套
·上海浦東A組80萬套、B組25套 總量105套
·二十四節氣20萬套 總量20萬套。該套是整個特種郵資明信片系列中唯一的超過10枚以上,屬郵資片中的大套片之一。
四:中國郵資片中10枚以上的大套片一覽
1:1984年8月1日發行紀念郵資片《中國在第23屆奧運會獲金質獎章紀念》一套16枚,市場價:140元
2:1949年9月1日發行普通郵資片《工人圖及毛澤東像圖郵資明信片》一套12枚,市場價:無
3:1929年6月6日發行的免資片《西湖博覽會紀念明信片(免資)》一套36枚,市場價:無
五:與近期的市場價比
·上海浦東B組15元
·二十四節氣 18元
六:與發行時間比
·上海浦東 2000年9月9日
·二十四節氣 2003年9月11日
七:與面值市值總比
·上海浦東 面值16.8元 市值375萬
·二十四節氣 面值7.2元 市值360萬
八:與專題信息上的對比
·上海浦東: 畫面以現代城市建筑為主體,有高樓天地、大廈、樹木、草坪、噴泉、馬路、云彩。
·二十四節氣: 畫面以四季變化和各種人物、動物、昆蟲、天地、植物、樹木、器具、山水、小舟、書本、書法、繪畫、以及民族風情等內容豐富。
九:綜述
通過以上的對比,我們基本可以了解到《二十四節氣》特種郵資明信片的特點。特種郵資明信片的特點是:1:獨特性。郵資圖、片圖變化無窮,全片很少只提供單一信息的郵資片。2:題材廣泛性。有風光、藝術、偉人、民俗、花卉等。3:發行量少。存世量少,升值潛力巨大。4:收藏專業性:凡收集郵集專題的都會注重該題材。TP系列特種郵資片的收藏和投資價值今后將會隨時間在收藏領域中突出其魅力。
目前,我國特種郵資明信片已達到二十七種,五套屬國畫題材。優秀的國畫題材郵品一直受到大家的青睞。大套片更是真正收藏者所珍愛的,新中國郵資片獨立題材超過10枚以上的大套片至今只有2套,從中可窺見其題材的重大性。集藏者大多喜歡藝術性強、題材范圍廣、內涵豐富、審美觀強的郵品。《二十四節氣》特種郵資明信片題材獨立,品種獨立、小本獨立、發行總量獨立,也是目前在整TP系列中發行量最少的一套,按目前的趨勢分析,該題材將獨領特種郵資片走出郵市的低迷境地。
注:TP26《二十四節氣》全部圖片欣賞在 郵市經緯 欄目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