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尾猴頭議郵市 |
發布日期:2004-2-1 11:3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作者:候春[來源:集郵2004-2-1 10:58:09]
2003年的郵市受“非典”影響,幾乎沒有形成一波像樣的行情,只是臨近年底,借綿陽亞洲郵展舉辦之機,國家郵政局發行的“第十六屆亞洲國際郵票展覽疊色樣張”和“萬眾一心抗擊‘非典’”、“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紀念”(以下筒稱“神舟5號”)這2種特別發行郵票表演了一出“個郵”行情。“疊色樣張”的市價曾沖擊170元,面值80分的“萬眾一心抗擊‘非典’”郵票則漲到了12元,一套2.8元的“神舟5號”郵票也賣到了11元,使全年郵票的市價漲到了115元,僅低于面值13元。
進入2004年,國家郵政局對明信片、印刷品等國際函件業務的資費,由全球劃一資費調整為分組計費。調整后國際信函總體資費水平下降5-8%,部分區域資費降幅達到30%。同時將國內郵件掛號費從原來的每件2元上調為每件3元。就在這一天,國家郵政局對爭論了較長時間的“包裹能不能貼郵票”問題給出了結論。國郵[2003]406號文件規定:“自Z004年1月1日起,所有郵政支局所收寄包裹(指國內包裹,下同)時,通用戶以自帶郵票方式納費的,應照常收寄,不得拒收。”集郵人士普遍認為此舉為郵票的消耗拓寬了渠道,是逐漸消滅打折票的一項重大利好。與此同時,1992年以后的打折票的市價開始上揚,幾天內3元以下的打折小型張也被一掃而空。
1月5日甲申年郵票發行,成為第三輪生肖郵票的領頭猴。聯想起1980年發行的現在市價為1350元的“金猴”,這枚面值只有80分的彩色“方猴”激起了郵迷的極大熱情, 同時發行的180萬版的小版張以15元上市;到了1月10日,只有6枚的猴小版張的最高市場價已經上竄到26元,猴大版張也高達34元,從而帶動市場上小版郵票整體上漲。新年新郵有好兆,這是否預示著猴年郵市行情也將猴性十足呢?
憶2003年郵市
郵市管理者孟朝陽簡要回顧了郵市的發展:2003年北京的郵市動蕩加劇,先是四五月間的大鐘寺郵市整體搬遷回馬甸原址,因趕上“非典”爆發時期,停業一個月后才開張;隨后不久,剛拆完的大鐘寺郵市原址上又建造起郵市;臨近年底,由于馬連道地區需要按規劃改造,馬連道郵幣卡市場的郵商整體搬遷到位于北京西客站北廣場地下一層的北京西站文化市場。北京西站文化市場的600多個攤位現在已經預定出400多個,自去年12月開始試營業以來,有近200個攤位陸續開張迎接賓客。
郵商袁巨賢總結了全年的郵市行情:綜觀整個2003年的郵幣卡市場,行情總體的表現可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跌”。小型張跌,小版張跌,套票跌,JT票跌,編年票跌,郵資片跌,紀念幣跌;只有消耗不斷的郵資封一直持續上漲,無論是普通郵資封還是紀念郵資封,都一直持續著上漲的走勢,與去年相比其上漲幅度大約在70%左右。另外,老紀特、文革、編號票的市價穩定之中也略有上升。
2003年的郵幣卡市場,也出現了一些非常事件。有人在離開這個市場前,還不忘卷走一批別人的錢財。這類事件給郵人的傷害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嚴重的是精神上的,使郵商之間、郵人之間出現了信任危機。
2003年郵幣卡市場的行情走勢是:2月底3月初有所上揚,隨后大幅下跌。從11月份開始,走勢有少許好轉,市場一直呈現出波瀾不驚的狀態,要么微跌,要么橫盤整理,要么不成交。總之,郵市全年都給人一張陰沉沉的臉。
議2004年郵市
郵評人士蔣利天認為:現在郵人最關心的就是2003年的年票和“抗擊非典”、“神舟5號”、“防治艾滋病”、“中國2003第十六屆亞洲國際郵票展覽”疊色樣張等高價小版以及2003年的其他小版在2004年的走勢究竟如何?是否2003年的年票真的不出貨了?這些高價小版是否還能夠不斷地創出新高并帶領大部分的前期低價小版共同上漲?我認為,在目前2003年年票成交狀況并不太好的情況下,雖然集郵公司如今還沒有放出多少年票的貨源,但是成交的清淡恰恰表明了大多數郵人對郵票已經不是很感興趣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2003年放出來的較少的年票與逐年減少的集郵群體來相比,似乎也顯得十分地般配了。
《廣州日報》、《杭州日報》等刊登的文章說,2003年“新郵減量、舊郵銷毀”政策的宏觀利好是拉動郵市反彈的最主要因素。這一政策將再一次成就2004年郵市的“牛市”行情。“郵市2004年新郵投資的整體環境、政策面及投資信心都不缺少積極條件,新郵收藏與投資還是有很多機會的。”不過,不少投資者對2004年的小型張板塊持觀望態度。據了解,這兩年小型張的發行量和發行頻率仍然偏大,市場售價為面值的40%左右,“雖說2004年計劃只發行3枚小型(全)張,較2003年減少了40%左右,但市場打折的負面影響肯定會滯后顯現,況且發行數量仍維持1000萬枚的政策也使得小型張板塊缺乏投資活力。”有集郵者認為,小版郵票中的“成語典故”、“國旗國徽”是一種不錯的投資組合。
郵文作者馬坤善說:由于2004年的有獎賀年明信片的獎品已經定為“桃花塢”小版郵票,而且國家郵政局已宣布2005年的有獎賀年明信片的兌獎也將從2005年郵票中挑選小版郵票作為獎品,看來第三輪生肖郵票已經不會再制作出兌獎小版郵票的獎品了,那么第二輪生肖的蛇年、馬年、羊年3種兌獎小版張已成為關門郵品。由于屬于“非賣品”,其市場存量十分有限。這3種兌獎小版張在海外市場的價格比國內高10倍多,其價位都在人民幣300元以上。隨著今年生肖郵票熱度的增加,最近郵市上這3種小版張也在熱賣。
郵評人士寶木則對郵市向好的前提條件進行了分析:2004年,只有切合實際地大刀闊斧削減新郵發行量,讓市場實現真實的平衡,減量才會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不過這是需要以犧牲紀特新郵的收入為代價,目前這種可能性尚未出現。但是,引發市場的變數還是存在的,即如果目前編年郵票大幅度跌價的現象得以消除,市場上的深幅打折票被消滅,則市場起死回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不過這同樣需要發行部門在消耗庫存郵品上加大措施,如大量銷毀庫存郵票;將適用面值郵票投放到郵政窗口,通過貼信來消耗市場上的存量。倘此種情況出現,2004年的郵市也許會演繹出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新郵均能夠保住面值,而且也將使大量前期發行的郵品價格整體攀升,投資者重新入市的信心會恢復,市場將駛入健康發展的主航道。
2003年郵市的一些積極的因素完全被長期低迷的消極氛圍所掩蓋。實際上,絕大多數品種已經跌無可跌,行情正在逐步走出低迷。購買一些面值8元而市價在3元以下的小型張或面值2.8元而市價不足l元的打折郵票,等它們的市價恢復到面值,那么投資者的收益將很可觀。多數市場人士認為,所有的打折票品恢復到面值僅僅是個時間問題。即使沒有任何政策刺激,就憑自然消耗,郵資票品恢復到面值也毫無疑義。最近幾年,國家郵政局一直在不斷加強內部管理、完善內部結算機制,羊年歲末又推出部分利市新舉措,這些都為郵市走出低迷提供了條件。我們堅信郵市的冬天就要過去,春天就要到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