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國寶
真有了點“十年媳婦熬成婆”的痛快感覺,剛進猴年,不知吹起了哪陣春風,一夜之間,郵市的腰板似乎挺直了不少,利好消息不斷,價格也直往上躥,要不是大伙急著過春節,恐怕節前就得來個“大鵬展翅”了。可以想象,等到節日過完了,大家伙又把精力全部投到市場里來時,產生久違的行情幾乎是可以肯定的,不知又有多少朋友該偷著樂了。
我也一樣,一想到郵市有了復蘇的機會,沉重的套牢之苦有了緩解的盼頭,心里那個激動呀!可不知怎的,激動的心老像被一種莫名的感覺拽著,老讓我不能徹底地樂起來,反而還有些怕的隱痛。是什么讓我在原本該快樂的時候卻不自在、本該心情激動的時候卻害怕呢?仔細琢磨之下終于明白了,原來是一種對狂熱情緒的擔憂。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我的姨媽吃了上頓沒下頓,更別說油水了。有一次,姥爺好不容易買到了幾斤肥肉膘子,煮了一鍋,餓極了的姨媽盛了滿滿一大碗,狼吞虎咽地塞進了肚里,吃完后還直嘖嘴,對一個當時已經餓怕了的人來說,能這樣吃上一頓“美味”恐怕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可是到了晚上,姨媽卻因胃脹痛而不得不在床上痛苦地打起滾來,沒有病,就是因為過饑后的過飽,腸胃受不了,從此以后,姨媽看見豬肉就反胃,幾十年過去了,依然如此。姨媽的遭遇讓我想起了目前的郵市:在經過了多年“食不果腹”的慘痛日子后,大家已經“餓”得幾近絕望了,可這時,郵市狀況的突然好轉就如同一大鍋冒著油的肥肉膘子擺在了我們的面前,此時我們有兩種選擇,要么蜂擁而上,拼命“吞嚼”,滿足一下“餓”癟了的“肚皮”,要么細嚼慢咽,適當控制進食量,讓“餓”慣了的“胃口”逐步適應“美味”。前一種選擇固然來得痛快,可痛快之后的后遺癥足以讓我們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后一種選擇看起來并不過癮,可卻能使我們的“胃”逐漸適應正常的規律,品味悠長而有滋味。回想1996至1997年的郵市風潮,就是在經過了多年的低迷之后,遇上回暖的機遇,使許多投資者終于看到了郵市的希望。可也正是前面所說的那種“瘋狂”與無節制,最終使大家喪失了理智,把個郵市又“撐”爆了,讓大家又足足“反胃”了多年。即使在近幾年,這樣的教訓我們還見得少嗎?不是沒有過反彈的機會,可一到這樣的關鍵時刻,有些朋友的熱情總會過度高漲,似乎不一把撈回來就不夠刺激,結果呢,嚇得其他“餓”朋友都不敢舉箸,誰都撈不著好,機會也白白浪費了,教訓深刻啊!
現在,郵市又一次面對著機遇,老天已經開始眷顧我們了,大家肯定都不想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不過,在興奮之余.我們還是得悠著點兒,細水長流嘛,否則,連機遇都會被我們嚇跑的。
來源:大江南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