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郵市快車
摘自:郵市快車網
不管怎樣,進入2004年以后,郵票確實上漲了。由于郵政的“包裹事件”的落實,使郵票的消耗有了可能,引發的行情令集郵者感到踏實。且不說8元型張由2。5元漲到3。1元,就連沉默了數年的金箔漲也由15元漲到18元,甚至高于面值的小版票也跟著上漲。適時出現的猴小版破天荒的高于期貨價15%的價位開盤,并且在貨源沖擊下價格不跌,連續3天維持高價位。
縱觀郵票行情的歷史可以看出,每當郵票發行量減少到最低點時并不是行情到來之時,倒是郵票發行量開始增加時,才是行情啟動的開始。1980年郵票的發行量100萬,1981年發行量增加到120-180萬時,郵市出現了第一次行情,標志就是T46猴票由0.10元漲到0.80元,這在當時可是不小的行情。當發行量由1984年的500-800萬增加到1985年的900-1200萬時,郵市引發了第二次行情。當發行量由80年代末期的600-1000萬增加到1991年的1100-2000萬時,郵市引發了第三次行情。當發行量由1996年的2000萬增加到1997年的2500-3000萬時,郵市引發了第四次行情。
2004年的郵票發行量增加已是事實,結果消息一出市場就開始上漲,加上“包裹事件”的落實,郵市上漲也就不奇怪了。總之發行量增加,會使集郵者感覺早點投資郵票好,筆者相信2004年會是郵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