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的郵市與天氣一樣,盡管沒有大的災害出現,但時不時飄起的小雨依然讓人心情不爽。相信每一個關注郵市的投資者都不會對四月末的行情感到滿意,特別是由于諸多原因所造成的熱點散淡,更是讓市場缺少了必要的“主心骨”,難以預測下一步的反彈時機究竟何時會到來:
一、熱點不再,市場缺乏領軍品種
四月末的郵市行情,已很難分清熱點與非熱點之間的區別:奧運板塊與氛圍的日益升溫極不相稱,不僅全線價格下跌,而且更為艱難的是成交已經跌至地量,市場觀望氣氛十分濃重,受此影響,再想在市場中找尋可以值得一提的熱點已經變得越來越艱難。
03年小版張盡管整體上還屬于價格高位運行,但與前階段漲勢洶涌、貨源難覓的情形相比,已經出現了不小的差距,特別是買賣盤之間的價格差距已呈現擴大的趨勢,這對于該板塊整體價位的穩定是極為不利的,其中《崆峒山》、《鼓浪嶼》、《網師園》等“三駕馬車”的最新價格已經分別回落至100元、110元和100元,而且這些價格還僅是報價,真實成交量和成交價很難通過這些價格加以反映。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至于其他03年小版張,前期得益于“三駕馬車”,現在也幾乎全線跟隨“三駕馬車”共同退卻,《毛澤東》、《古橋》、《愛滋病》、《青銅器》等品種的最新價格已分別跌至70元、85元、52元和50元,與三月相比均有10%以上的跌幅;至于前一階段大幅上漲、成為市場爆炸性新聞的《抗擊非典》小版張(圖一),已經在四月末充分暴露出短線運作的本來面目,價格由最高時的700元左右直線回落至500元附近,讓人不禁寒意頓起。
熱點不再,使整個市場陷入缺乏領軍品種的尷尬之中,也令相當一部分投資者無所適從,畢竟,“風向標”的失落,不僅是目標缺乏的反映,更是普遍看空心態的一種反映,對投資者的信心打擊更為明顯。
二、退回原位,潛力板塊風采盡失
四月末的郵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曾被大多數投資者視為極具潛力“黑馬”板塊的04年小版張和縮量紀念郵資片,同樣也風采盡失:《華南虎》(圖二)、《城市建筑》、《國旗國徽》、《隸書》小版、《解放軍報》、《紅軍長征》、《詩歌節》……,前一階段還是市場的“寵兒”,郵商手中不舍得出讓的“寶貝”,可到四月末,已經紛紛被“折磨”得回到了“當初的地方”,22元、28.5元、25元、24元、3元、4.2元和3.5元的現價,已經讓人幾乎看不出它們與啟動前的差別,在前階段高位接盤的投資者到四月末已然損失慘重。投資者也隨之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從內心的真實想法而言,目前這些品種的價格是極具吸引力的,即使從攤低成本的角度而言,目前介入也應當是不錯的選擇,但市場整體贏弱的現狀卻又在相當程度上阻礙著投資者將這種想法化為實際操作。
這批潛力板塊事實上也是近年來市場中堅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四月末的“陷落”,無疑將熱點領頭品種回落的負面效應進一步放大,而在這些中堅力量上所遭遇到的損失,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資金面緊張的狀況,無論從人氣層面還是實質層面來看,潛力板塊風采盡失都使四月末的市場上空滿布陰霾之氣。
盡管絕大多數投資者肯定到現在都堅信這些品種的潛力之所在,也相信它們目前的狀況僅僅是暫時的低谷,但“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積弱的現狀何時能得到修復,真實的潛力何時能真正得以體現,恐怕現在誰的心里都沒底。
三、全線沉寂,次新郵品遭遇“寒流”
四月末的郵市,新郵和次新郵可謂全軍覆沒。這一點從年前還頗為令人稱道的07年票上就可見端倪,春節前還穩定在170元左右的07年票,到四月末的價格已經下跌到130元附近,累計跌幅已達23.5%,這從某種意義上已經昭示了新郵和次新郵在四月末的命運。盡管07年票當初能站立于面值之上被普遍認為是政策調控成功、市場向好的象征,但無情的現實告訴我們,一廂情愿的美好愿望有時就是如此脆弱。
從三月開始的放貨“熱潮”是造成此次“寒流”的關鍵原因,而由此引發的恐慌性拋盤則進一步加劇了新郵和次新郵的壓力,盡管到四月末,這樣的放貨行為和恐慌情緒有所緩解,但已經造成的負面影響則還是不得不由新郵和次新郵板塊來承受:生肖鼠票年初未能出現高開高走的格局雖然讓人困惑,但看看四月末的價格恐怕就會有許多投資者慶幸當初沒有“逢低吸納”,生肖鼠大、小版和贈送版的價格已經在四月末分別跌到了21.5元、11.5元和7.5元,創下了近年來生肖郵票價格的整體新低;《香港回歸十周年》小型張、《恭賀新禧》一、二組小全張盡管都曾被一些市場人士所看好,也有一定的資金參與力度,但終究難敵這股“寒流”,于四月末紛紛創下面市以來的新低,最新價格分別僅為16.5元、9.5元和3.9元。選題、設計均令大部分郵人滿意的《中國鳥》小全張已在四月末跌至6元,倒是讓不少沒有預訂新郵的集郵愛好者大感興趣,大呼“物超所值”。
綜觀整個四月末的市場,可謂全線沉寂,沒有一個板塊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而新郵和次新郵品迭創新低的現實也真實反映了市場目前弱勢和人氣散亂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