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以前就獲獎郵資明信片的發行方式、題才與設計、發行量與消耗,獲獎郵資片的停止發行與獨立板塊進行了闡述。從上述幾個方面我們再來進行綜合分析:
一、從發行方式來說:獲獎郵資明信片是一個特殊郵品。方昭海老師曾在《跨世紀郵票大戰》一書中寫了《刮目相看獲獎片》一文。文章說:獲獎片還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郵品。弄齊獲獎片的難度比同期發行的郵票要大得多,這就增加了一種神秘,吸引更多的人去尋找它。歷年特殊郵品都在市場有驚人的表現,如《紅軍郵》也是不出售只用于東北部隊的戰士寫信用。當《紅軍郵》停止發行后,其價值從實際的0.2元漲到100元!不到一年上漲五百倍!
二、從發行題材與設計來說:獲獎郵資片的正面均標明郵資并印有生肖雞、狗、豬圖案,是不可多得的生肖郵品。生肖題材是永恒的主題,由于獲獎郵資明信片是正規的生肖郵品,因此,凡是收集生肖與專題的集郵者都必須收集這3張套獲獎郵資明信片。
每套獲獎郵資明信片除了正面有郵資生肖圖案外,背面還配有非常精致美麗的圖畫。這3套獲獎郵資明信片的設計、印刷可謂是精美絕倫,令人百看不厭。
三、從獲獎郵資明信片的發行量和消耗來說:束風先生提出:發行量為侯,題材為王,消耗為帝。苗一葉先生提出:消耗出精品。獲獎郵資明信片的消耗前面已談過,就從消耗來看獲獎郵資明信片的投資價值,還用多說嗎?
四、從獲獎郵政資明信片的停止發行和獨立板塊來說:國家發行獲獎郵資明信片的初衷只是將它作為一種獎品獎給中獎者,獎品從無郵資明信片到有郵資明信片,這種有郵資明信片突然起步,發行了三年就突然停止。形成了發行時間最短的袖珍板塊。韓天增老師在《不可小覷的袖珍板塊——賀年兌獎片》一文中說:獲獎郵資明信片兌獎系列將隨二輪賀年片發行完畢形成獨立的板塊……就賀年獲獎郵資明信片系列板塊而言它雷同于“文革票”和“編號票”。
綜上所述,獲獎郵資明信片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可以肯定的說:獲獎郵資明信片在今后的郵市中將是一匹“黑馬”,隨時準備沖撞郵市。
正因如此,目前獲獎郵資明信片的價格不是很高,與獲獎郵資明信片的價值有一定差距,也就是這種差距,獲獎郵資明信片價值的回歸,小巫先生才提出一年內漲二十倍的說法。當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郵商認識獲獎郵資明信片的價值后,其補源程序行情就會逐步展開,最終達到它應該達到的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