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市場政策市可以說是普遍的,股市如此,郵市也是如此。股市在呼吁救市,郵市已經半死不活了,根本原因不在市場而是在政策,郵票的使用受限制問題造成郵市的堰塞湖,嚴重打折,郵票的不公平發行銷售方式造成腐敗套人的“行情”,這都需要政策才能改變。
現在國家郵政局在政企分開并入交通運輸部后正在征求普遍服務標準意見,這是一個很好改變現行錯誤政策的機會,希望大家珍惜,不要再耗子扛槍——窩里橫,把政策落實了,市場行情才能長治久安,不然市場想好是不可能的。
我的建議已經發給國家郵政局,交通運輸部,新京報等,維護法律的尊嚴,盡公民的義務是我們應該做的。救市靠政府,政策,也靠我們自己。
郵票的使用和發行應納入普遍服務標準中
此次征求普遍服務標準意見反映了國家郵政局搞好郵政,服務大眾的宗旨,是郵政適應新形勢走向現代化的標志。但在征求意見稿中沒有郵票使用和發行的標準,個人覺得這是郵政普遍服務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提出幾點建議。
眾所周知,郵票是預付的郵資憑證,幾乎是和郵政同時誕生的,是和郵政的普遍服務密不可分的。中國郵政每年發行普通郵票和紀念特種郵票上百億,在現在的使用和發行中有很多不規范,比如按郵政法規定,郵票可以在一切郵件中作用,而內部規定特快專遞卻不讓貼郵票,這一違犯郵政法的現象長達十幾年,至今沒有解決。包裹貼郵票也是非常混亂,有些地方讓貼,有些地方至今不讓貼,有些縣城不讓貼,有些農村不讓貼。有些地方郵政局所不讓本局所銷售以外的郵票使用,郵資已付戳的不規范使用等等,造成矛盾和糾紛不斷,侵害了廣大用郵者的基本權利,致使郵票長期打折,惡性循環,暗箱操作,腐敗黑洞,破壞了國家名片的形象,成為不和諧的音符。
因此國家郵政局要把郵票的使用和發行標準制定進入普遍服務標準中,規范郵票的使用和發行。
建議一:按照郵政法“第十六條
各類郵件資費的交付,以郵資憑證或者證明郵資已付的戳記表示。”的規定,無條件全面放開郵票使用,包括特快專遞郵件。打個比方;在你們食堂買的飯票去吃飯時告知不收飯票要交現金,或者飯票只能買青菜,紅燒肉要現金,這不合理也不合法。所以普遍服務標準中要制定郵票的使用標準,改變以前的不合法做法。
建議二:堅持郵政法第十七條“
郵票、郵資信封、郵資明信片、郵資郵簡等郵資憑證由國務院郵政主管部門發行”的原則,規范發行權,制止政企不分時的濫發現象,總量控制,比如原來規定的郵票每年發行不超過100個圖,20套左右等,郵票發行要依法依規。
建議三:郵票發行期改為一年,面值公開銷售,過期公開銷毀。發行期內嚴禁打折和高價銷售新郵,尤其是要制止郵政企業變相高價賣新郵的行為,如把新郵加個折子就以郵票面值幾倍的價格賣出,侵吞集郵者利益,產生大量腐敗黑洞。
建議四:規范個性化郵票發行和郵資已付戳的使用。
郵票的發行和使用是關系到千千萬萬用郵者的權益的事情,是和郵政普遍服務緊密接觸的業務,也是最容易產生問題的環節,郵票使用發行標準的制定和規范會極大地改善郵政的服務質量,增加人民群眾滿意度,符合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必須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2月7日,胡錦濤總書記在視察廣西南寧郵件處理中心時指出:“郵政事業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要更好地發展郵政事業,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郵政服務”。的目標和要求。
希望此次郵政普遍服務標準制定能夠從國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出發,讓黨和人民滿意,發展現代郵政。
苗中鑫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三日
國家郵政局關于公開征求《郵政普遍服務》標準意見的通告
·
· 2008-07-08
·
為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關于“要更好地發展郵政事業,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郵政服務”的講話精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提高郵政普遍服務水平,近日,國家郵政局委托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完成了《郵政普遍服務》行業標準征求意見稿的編寫工作。
郵政普遍服務事關公民的通信權利,是基本人權的組成部分,為更好地制定出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標準,在全國31個省(區、市)郵政管理局完成征求意見工作的基礎上,國家郵政局決定從即日起,在中央人民政府網站(www.gov.cn)和國家郵政局網站(www.post.gov.cn)上全文刊登《郵政普遍服務》標準征求意見稿,更加廣泛地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通過信函、傳真和電子郵件等多種形式將意見和建議反饋到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
征求意見截止日期:7月31日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北禮士路甲8號
郵政編碼:100868
傳真電話:(010)88323071
E-mail: bz@post.gov.cn
附件:1、郵政普遍服務標準(征求意見稿)
2、郵政普遍服務標準(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