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研究開發市場卻實下了一番功夫,根據市場的動向投其其所好、無論市場處在牛熊都能最大化的獲取利潤。
一、愛之深恨之切
市場延續至今、無論鐵桿郵迷到底還存有多少萬人、已無關緊要,凡現在還參與集郵隊伍的唯有二種人。一種是看郵市趨勢向好有較大獲利機會、買入被套住的,另一種是從事郵票多年的鐵桿郵民,出于對郵票的一種喜愛不離不棄、有一種特別的情有獨鐘。無奈!八十年代后期郵市所具有的收藏與價值投資、開始變了味道,轉而演變成了投機的市場,令許多人大惑不解咬牙痛切!這一切都是郵政別出新裁所致。
二、投其所好樹對立
當年的中美小版張、在市場成了炙手可熱的一代貴族,在市場低迷時、郵政為了更好的調動市場人氣,開始在小版上面打主意。把大版改成小版面、在版銘處加上圖案,讓人從感觀上看上去覺得很好看,這是郵政為達到圈錢目地而精心發掘的品種,也為日后郵市郵人的分化、分裂埋下了伏筆。當然!市場的部分人的熱烈追捧、給足了郵政的面子,也把這一品種發揮到了極至。這不是郵政發明的唯一、但也決不是最后,對于市場的拉升與波段炒作的同仁們、你們參與其中并沒有過錯,因為有能賺錢的熱點定會有人參與,不過炒作題材熱點一般是郵政及少數人控盤賺錢的專利,即便有散戶從中賺到了點錢,也只能說是:搭便車吃了碗過水面的少數幸運兒而已。因為多數參與者并不知曉控盤者的胃口有多大、定位目標又幾何、它們隨時可出局,所以跟風參與者、顯然處在被動或挨打的局面。奧運會的日漸臨近,題材品種的炒作已顯疲態,昔日風光無限好、已是近黃昏。
三、后奧運還有無機會
奧運開閉幕期間郵政要發行幾枚小型張,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連發幾枚型張是歷史罕見的,這是郵政開始又在制造下一個市場的熱點,目地如同當年郵政推出小版如出一轍、就是要把型張這一板塊溫度帶起來,板塊輪動不用市場再喋喋不休的爭論,郵政已為市場定了主基調、信不信由你。事情不怕沒做到、就怕沒想到。并不是說奧運過后馬上就會大漲,這需要人們對市場從新定位從新認識的漸進過程。隨著奧運會的閉幕,一切與之相關聯的奧運題材品種、將淡出人們的視線。香港回歸就是最直接的參考,回歸前市場的所有熱門的題材品,到回歸過后一落千丈成了冰火兩重天的景象,千萬不要重蹈覆轍穿新鞋走老路,教訓有一次足矣。
機會已鎖定、屬于有備而來的郵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