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在2001年的春季暴發了一波短暫的“井噴”行情,2000年發行的“君子蘭”小全張受到投資者的大力追捧,因而在行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余波尚存之時,“聊齋”(1)小型張登場了,其上市當天高達45元以上的價格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其隨后所出現的持續行暴跌,正是對這種非理性的一種重大修正,而這種修正壓得投資者喘不過氣來,可以說是飽受煎熬。盡管當時不少投資者都受到了“聊齋”(1)小型張的灼傷,但是對于編年小型張仍抱有較高的期望值;而2002年上市的“步輦圖”小型張,在上市之初高達30元以上的價格,就是這種過高期望值的一種展現,當時所形成的高價格密集成交地帶,直到今沃奶舊將那些在高位盲目跟進的投資者套得動彈不得,其所承受的折磨則是不言而喻的。
時隔多年之后,投資者不僅沒有吸取應有的教訓,反而對編年小型張仍是情有獨鐘,“鳥巢”小型張高達47元的價格,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編年小型張具有發行量巨大、市值高、消耗甚低的特點,因而對于資金的消耗量就非常大;從理論層面來講,投資者對于這一點可以說是有著一個明確的認識,但是一旦上升到操作層面就失去了基本的理性,追高也就成為了一種固有的模式,“鳥巢”小型張高達500%的溢價幅度,乃是“聊齋”(1)小型張套牢悲劇的一種極其典型的重演。眾所周知,題材是決定編年小型張價格定位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題材好的編年小型張價格定位高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也要有一個基本的度,尤其不能超越這個度單獨存在,否則就會受到價值規律的懲罰;“鳥巢”小型張從最高點47元逐級走低至目前的15元,正是做空能量的一種有效釋放,并且逐步向其真正的價值靠攏。
編年小型張這種超乎想像的價格定位,盡管是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比如發行方對于上市量的嚴格控制,使其價格呈現出一種畸形的態勢,但更為關鍵的緣故則在于投資者本身,因為這些投資者總是認為自己能夠挑戰發行方,進而可以戰勝市場,成為市場中的贏家,但實際上卻是被發行方最無情地斬于馬下,自己落得個一敗涂地。編年小型張逐級走向沒落,并非沒有任何征兆,而是有著一條清晰的脈絡可尋。首先是持續多年的低迷使得市場中的原有流動資金幾乎被完全鎖住,在這種背景之下,市值龐大的編年小型張板塊是根本無法撼動的,即使是一個品種也是困難重重,失敗的情況隨處可見;其次是發行方在政策上做出了重大調整,將小版張作為重點扶持的對象,而編年小型張也就成了實實在在的棄兒。從2003年開始揭開序幕的小版張發行,也就意味著編年小型張時代的一種終結。
從2003年開始發行的小版張,具有發行量少、面值低、溢價幅度小等優勢,而2003年小版張更是其中的代表者,因而在行情中不是充當了領頭羊的角色,就是成為資金竭力挖掘的對象,從而帶來了不錯的收益!懊珴蓶|”小版張的發行量為60萬版,面值是6.4元,上市之初的市場價格還不到15元,溢價幅度也就100%,屬于一個非常合理的范圍之內;而“步輦圖”小型張的面值為8元,發行量更是高達1290萬枚,憑什么上市之初的價格就超過30元呢!孰優孰劣一目了然!傍B巢”小型張的發行量目前還是未知數,但是筆者估計應該不會低于950萬枚,甚至能達到1150萬枚,上市之初36元的價格定位顯然是存在著嚴重的泡沫;對于這一點,投資者有著一個清醒的認識,可是在實戰操作的時候,又為什么將其拋開呢!想與做則是完全脫節開來,對于就在眼前的風險而不顧,正中發行方的下懷;發行方的這種策略,可以說是屢試不爽。在小版張逐步取代編年小型張其市場主導地位的今天,仍有許多投資者對于編年小型張津津樂道,這是一件非常令人憂慮的事情。先是“香港回歸10周年”小全張、“恭賀新禧”小全張、“郵聯”(6)雙連小型張紛紛滾鞍落馬,后有“鳥巢”小型張和“火炬傳遞”小全張等品種一瀉千里,給參與其中的投資者套上了沉重的枷鎖,但他們仍舊不選擇放棄,還走在不歸之路上。
筆者以為,從此方面可以延伸出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不僅編年小型張已是窮途末路,即使是JT小型張板塊同樣不容樂觀,甚至某些方面比編年小型張更為嚴峻,這往往被投資者所忽視。從表面上看,“奔馬”、“愛科學”、“荷花”等發行時間較早的JT小型張價格的穩定性不錯,但是具體到成交這個環節就不容樂觀了,其價格的下滑是顯而易見的,發行時間較晚的JT小型張的狀況就可想而知了,“水滸”(1)、“三國”(1)、“壁畫”(1)、“牡丹亭”、“蘭花”等小型張的價格都在逐級走軟,而其收購價格的下降幅度更為顯著;像“馬王堆”、“西湖”、“銅車馬”、“山莊”、“水滸”(3)、“大龍”、“國慶”、“亞運”、“盼盼”等小型張的走勢非常頹廢,其成交情況還不如編年小型張,處于一種完全被邊緣化的狀態。
筆者以為,這種情況的存在,就意味著這些后期JT小型張與編年小型張已經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同處于垃圾小型張的范疇,其投資價值已經被弱化。鑒于這種情況的長期存在,筆者以為投資者應該徹底放棄對于編年小型張和后期JT小型張所抱有的不切合實際的幻想;即使是不放棄的話,也要精雕細琢地選擇品種,否則就有可能在行情面前處于一種被動的局面,與近在咫尺的行情失之交臂。
來源: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