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收藏市場上,價格一向堅挺的“庚申年”猴票出現“跳水”。
郵市從黃梅天開始到盛夏結束,總是行情的低落期,業內將此稱為“歇夏”。從2007年年底開始,“庚申年”猴票價格快速攀升,今年3月一舉沖破了4500元,但沒過幾天,其價格就開始以平均每月250元的速度下跌,近期下跌速度明顯加快。除了猴票之外,郵市的最大熱門題材奧運系列郵票近日也是一路下跌。業內人士表示,這都與前段時間過度炒作有關。
“庚申年”猴票從2003年的最低點1200元,到今年三四月間的4500元,短時間漲幅驚人。就在今年4月上旬,“庚申年”猴票還在4000元上方走穩之時,某網站上突然掛出拋售1000枚“庚申年”猴票的帖子,價格大約為每枚4200元。郵市畢竟不是股市,像這樣一下子拋售1000枚,顯示出已有資深投資者察覺了其中的“泡沫”。
在收藏投資市場中,人們往往喜歡聽一些投資“神話”,像“庚申年”猴票從1980年的8分錢,漲到現在三四千元,但往往忽視了其中價格的波動過程。1997年下半年開始,猴票一路下跌,郵市也進入了長達10年的低迷期。投資者應該對于其中含有多少“泡沫”仔細研究,同時,還可以密切關注收藏投資市場中的買賣情況,尤其要關注是否有大單的拋出。
在遭受了樓市、股市“打擊”之后,一些投資者將重心轉移到收藏市場上。收藏市場也有“績優股”,像郵市中的“庚申年”猴票、錢幣市場中的早期機制幣、書畫市場中的齊白石作品、瓷器市場中的官窯瓷器等,其特點是受到關注且成交活躍,往往是投資神話的創造者。但投資這些“績優股”并非穩賺不賠,只有學會分析價格中的“泡沫”,適時介入才能獲得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