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的肆意掠奪,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郵人的寒心,卻也夯實了市場的底部,大家一定要認清“貞節牌坊”背后的本質;筆者早就斷言:都想跑,那么就一個也跑不掉;這不,春季行情,被郵政抹殺了;幾十萬的東東,都縮水50%左右;數百萬、上千萬的“負擔”,豈有好的結果?
盡管大家都盼著郵政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在利益面前,郵政卻是最大的“黑莊”,其手段,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不擇手段;十多年換屆,幾乎都是“流氓(劉)”,好容易盼來個姓“馬(黑馬)”的,也是負(副)不壓正,流氓(劉)作風,一點也沒有改變。
如果有人說筆者語言偏激,那么,讓我們用事實說話,據本月15日至16日,全國郵政集郵業務工作會議報道:馮新生指出,今年前4個月,全國集郵業務收入完成創紀錄的24.98億元,同比增幅42.67%,完成年計劃的54.44%。今年,集郵業務要力爭達到收入50.5億元。這是多么龐大的“圈錢計劃”!
衣食父母(郵人),屢屢中招,現今已是白發蒼蒼,窮困潦倒,甚至流亡他鄉;天災喚醒了民意,郵政也將掠奪來的“愛心”獻上,這樣的“善舉”,不知數萬亡靈怎么“感恩”,廣大郵人,已是臉上無光,暗自神傷;賑災是道義,掠奪是強盜,這就是“善”與“惡”的較量。
災難的陰影,尚未過去;郵人的心靈,再受創傷;既然參與市場,就要分清投機、投資,還是收藏;投機、投資,都是籌碼,收藏行為,更為高尚;這正是:公司無貨難成局,投資必看量價比;而今黑白全顛倒,資金推動難依靠;信念堅定馬拉松,精品戰略終會贏;如若悟得其中意,真金百煉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