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炒作賑災郵票不可取
本報訊 “上周新發行了一套抗震救災主題郵票,雖然這套郵票在杭州郵票市場還沒到貨,但不少集郵愛好者都很看好。”杭州收藏品市場一位郵幣卡經營戶說。5月20日,中國郵政發行了一套以抗震救災為主題的,帶有捐贈性質的新郵,這也是建國以來的第七套抗災主題郵票。
這套抗震救災郵票發行面值為1.20元,每張郵票的右側還連著一張面值1元的附捐郵票,相當于集郵者每購買一套抗災郵票,就為四川地震災區捐贈了1元錢。這套賑災郵票預計發行量達1300萬套,集郵者寄予了很高的熱情。據杭州郵票市場的幾位經營戶說,這套抗震救災郵票正式發行不到兩個星期,杭州的郵票市場暫時還沒有貨,只有少數全年訂戶拿到了這套郵票。
據媒體報道,這套抗震救災郵票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山東、吉林等一些省市的郵票市場中露臉,隨之遭到個別郵商的惡炒,單枚抗震救災郵票目前已經被炒到10元,四枚方聯則被炒到40元,首日封被炒到70元。
但是,目前看來,開價10元的賑災郵票實際成交并不多。據介紹,大多數郵商仍堅決抵制炒作賑災郵票。管理部門也發出公告,嚴禁炒作賑災郵票。
杭州資深郵票藏家吳肖平認為,從之前發行的前六套賑災郵票的行情走勢來看,個別郵商的炒作無法形成氣候,賑災郵票大批量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不大,預計目前的高價不會維持太長時間。首先是因為賑災郵票的特殊發行目的,發行量往往較大,像這次發行的抗震救災題材郵票,發行量就高達1300萬套。在這之前發行的幾套賑災郵票,發行量更是高達數千萬套,而普通郵票的發行量達到四五百萬套就算得上發行量很大了。
其次,從前面六次賑災郵票的行情走勢看,發行之初因為其性質特殊,價格被炒高,但之后很快回落至面值,甚至跌破面值。1991年9月14日我國發行了一套抗洪救災為主題的郵票,發行面值是0.8元,當時被炒到5元/套,但沒過多久就回落到了面值,直到現在仍然是0.8元。1998年我國再次發行面值為1元的抗洪賑災附捐郵票,也曾在短期內被炒到3元/套,但現在的行情已經低于面值。
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