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 作者:周鳳遲
![](http://www.cb-h.com/upfile/wangdan/20080522/2008052111031263153.jpg)
《香港回歸十周年》小型張
![](http://www.cb-h.com/upfile/wangdan/20080522/2008052111040796557.jpg)
《上海浦東》小型張
“編年小型張一年以來的回報率呈現出極其典型的負增長態勢,也就是說凡是在一年前投資編年小型張的投資者皆成了深度套牢族。”近日,有郵商這樣評價編年小型張說:“這一運行格局實在是讓人心酸不已。由此可以看出:編年小型張已在逐步走向衰敗。”
據不完全統計,在1992年至2008年上半年的這段時間,中國郵政發行了大約80套編年小型(全)張,該板塊自1997年“世紀大行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之后,就開始走上了緩慢下跌之路,期間有所不同的也只是品種之間存在強弱轉換而已;而且在編年小型張的板塊中,除了1995年發行的“世乒賽”小全張和“桂花”無齒小全張在市場上能有一定的立足之地外,其他品種則都被認為是不值得托付的品種。因為像“上海浦東”與“千手觀音”這兩套編年小型張,當年的價格是每封高達數千元;而“香港回歸”金箔小型張,當時也是眾多資金竭力追捧的對象,價格高的時候也不下400元。可現如今這些小型張的價格卻都在30元以下徘徊。“桂花”無齒、“寶鼎”無齒、“君子蘭”、“步輦圖”、“和諧鐵路”等都是編年小型(全)張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種,其每封在2007年5月份時的市場參考價格分別為3.15萬元、4000元、1500元、2800元和2700元;可是,時隔一年之后,其每封的市場參考價格業已分別跌至1.9萬元、2200元、800元、1450元和1400元,跌幅是非常明顯的,其給投資者造成的經濟損失是不言而喻的,可精神方面的損失更是不能簡單地用金錢來衡量的。類似于這樣的編年小型張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但從多年以來的市場運行情況來看,投資者對編年小型張卻有著極深的感情,對它在精神與資金上的投入甚至達到了癡迷的程度。有郵友至今仍記得投資者在2002年競相爭購“步輦圖”小型張的熱鬧場景,當時該小型張每封的價格超過了3000元,但絕大多數投資者并沒有認識到編年小型張正在走上不歸之路,因為他們對于2000年登臺的“春節”小版張所帶來的政策上的變化,并未察覺。2003年是典型意義上的小版張之年,因為它開啟了連續發行小版張的先河,這是政策上所出現的一個前所未有重大的變化;可是,投資者對于政策的解讀卻一直停留在原有的認識上,把資金繼續投向編年小型張,即使后來2003年小版張出現了中級行情,投資者對于編年小型張仍舊念念不忘,并且給予了資金上的支持,采取了逢低吸納的操作手法。
其實,編年小型張的價格長期處在一個幾乎靜止的狀態,倘若總能保持這種格局也行,可偏偏是在低位之后還有更低的價格在等待著投資者,尤其是在郵市并沒有迎來5月紅的時候,它們的價格就成了幾乎看不到反彈基礎的低位,這就弄得投資者進退兩難,在等待之中錯失了其他板塊的誘人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