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認為的,吳庭欣半年前發文說:郵政不久將在適當時機公布消毀量,這種可能性當時或許存在,是不是后來又有變故了?不得而知,但我想如果真是有什么變化,他做為郵政的傳聲筒和代言人,應該知道得最早,也最清楚,所以過后很就有必要出來向大家解釋一下,以獲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不要弄得大家早也盼來晚也盼,到現在都還沒下文,給人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現在事情已經過去半年多了,一直沒見郵政有什么利好出來,我想如果郵人再不回來,這里堅守的人再陸續離場,難道郵政還不著急嗎?其實現在郵政比誰都想郵市快好起來,郵人快回來,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賺錢,但又不肯放棄眼前的那點既得利益,這真是一個矛盾體,這個矛盾如解決不好,那就會惡性循環,解決得好那就會良性循環,許多郵人就是因為對郵政不誠信,才憤然離場的,現在剩下不到97年時的百分之十的郵人在這堅守,其實這里面大多都還是因愛號郵票收藏而轉為投資的人多。
好些原來熱愛收藏郵票的人,都因忍受不了郵票的長期打折而被郵政淘汰出局,這也是中國郵政的特點,也是中國郵政的悲哀。現在的郵政在這種狀況下不是想如何改正自己的錯誤做法,如何來挽救這個瀕臨崩潰的市場,還只熱衷于放貨到市場,熱衷于新產品開發利用。弄得本來已經很虛弱的市場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郵政你再不醒悟,我想下去就是自食其果,郵人和投資者的損失只是一次過,而郵政你的損失可是無止境的!
沒辦法,也只能是恨鐵不成鋼!但愿郵政當局能知道自己面臨的處境!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