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郵幣市場行情跌了,而且跌得很慘!有人說大跌之后必大漲,我就不明白了?為什么大跌之后就一定大漲呢,也有可能小幅振蕩長期盤整啊,也有可能死蟹一只幾年都不動啊?!在分析了郵市的各種關系之后,我認為以上觀點只是個想當然的模糊認識。下面來談談我的看法。
郵市,雖然其中魚龍混雜、利益關系異常復雜,但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實際就是一個自由市場:
唯一不同的是這個市場的頂端供應商是壟斷經營的——就是郵政。他基本供應了這個市場中的所有商品。
而各級代理商和其他大大小小的郵商相當于自由市場中二倒販子,由于壟斷供貨商提供的既有極易腐爛的草莓、香蕉,也有保質期長的餅干、罐頭等等,所以這些二倒販子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商品的實際情況有的立即甩貨,有的想辦法保鮮,延長銷售期。
最終消費者就是郵幣收藏者,他們是零售的主要對象。他們就像在自由市場里挑挑揀揀、討價還價的老頭老太太,他們頭腦很簡單,絕對不理會販子們的吆喝,只相信自己的判斷,哪個便宜就買哪個。雖然口袋里只有塊兒八毛,而且從來就聽不到他們多少聲音,但卻支撐著自由市場的運營和全部的生意。
當然,當市場發生一些波動的時候,自由市場里也會有不少的大宗批發,只是買家的目的不是為了消費,而是以囤積、炒作、投機、投資為目的。這些人就是郵市中的投資者,也包括投機者和炒家。
由此,郵市中間復雜的利益關系基本可以歸納為以上四種人:
1.郵政:壟斷性質的頂端供貨商;
2.郵商:中間商、二倒販子;
3.收藏者:最終消費者;
4.投資者:包括長線投資和短線投機。
而所謂郵市起行情,以西方經濟學的觀點看來,其實就是供需平衡在一個很短的時期內被打破,引發需求特別是沖動型需求暴增,從而使市場供不應求而出現突擊性搶購的風潮。
郵市為什么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就始終打不開局面呢?個人認為不是投資者不夠努力炒作和宣傳,君不見奧運品種的價格起起伏伏,空頭和多頭多次激戰,還不時有個別郵商出局和開路……
但是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大部分被熱炒的奧運郵品是新郵,這大大刺激了郵政全力開發奧運新品和開動印刷機,而不是想辦法救市!很明顯,郵政現在不愁撈不到錢,他費勁巴拉地救市做什么?所以炒新的投資者實在是為自己建造墳墓,而且越有錢的墳墓蓋得越大、越豪華,絕對不愁作古之后沒處安身!
還有一些投資者,他們胸懷一夜暴富、黑馬奔騰的遠大理想,專們收購需求量很少的商品。這就好比大量囤積和收購大蒜和花椒,你一直收到所有市場都缺貨和斷檔,老百姓還是照樣過日子,不會有多少人跟風,而可能只是幫助一些農民和二倒販子清理倉庫,還賣了個好價錢!與其這樣,不如收購和囤積大米、面粉、玉米和食用油等等群眾基礎好、需求量大的品種,也許還能搞出個世界性糧食危機和“食”油危機來,賺得盆滿缽滿!
這樣看來,要想起行情,比較現實的做法就只有兩個:
1.讓郵政的印刷機開得慢些。對于有害的為商業目的發行的系列郵品,不囤積、不炒作不鼓吹所謂的“投資價值”。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嘛!
2.首先運作群眾基礎好的、目前價位不高的、消耗量大的、沉淀充分的、經過歷史考驗的精品。為什么糧食、石油、貴金屬的波動能左右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因為這些都是日常生活、工業生產都離不開的東西,沒有它就不行!
要起局,我認為其實很簡單!其實只要尊重市場規律,順勢而為就夠了!有人高叫團結、和諧,而這些人自己往往做著幫助郵政圈錢、抽血,或者助長投機炒作風氣的蠢事,自作聰明、自欺欺人,最終害人害己!我們如何能跟這樣的人團結、和諧呢?而且我希望更多的人遠離他們,堅持理性分析、價值投資,明白郵市大行情要靠我們自己的道理。
歷史,永遠是由人民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