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日暖,清明草生。本應是“梨花白起、楊柳綠生”的好時節,但在郵市,我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無花無酒、興味蕭然”的景象。用“危機四伏”概括近期郵市現狀,實是一種無奈,但搜腸刮肚,也找不到另一個準確些的中性詞。
郵市“危機”集中表現在低迷的行情和低迷的人氣上。從元宵節到現在,1個多月過去,京滬兩地的市場,始終以一種虛弱的態勢,在底部橫盤運行?3月市場K線圖,除少數品種之外,大多郵品都不溫不火,缺乏激情的變化,更有甚者,短短20余天,市價“飛流直下三千尺”。如“鳥巢”小型張,月初還在37元左右,現在則回落到30元附近,跌幅達20%;“六郵”雙連張的價格,也從29元上下,直線滑落至22.50元,跌幅更高達30%以上;新問世的“戊子鼠”大、小版,價格也從月初的29元、17元,陰跌到現在的25元和14元,跌幅都超過了10%。
其它郵品,“嫦娥”小版月初和月末的價格,分別為66元和61元;“綿竹”絲綢小版,則從26元落到21.50元。而3個月前,2007年末,“嫦娥”小版的價格是120元,“戊子鼠”大版65元,“鳥巢”小型張48元,“六郵”雙連張38元。面對持續走軟的行情,參與者一臉無奈。看自己滿倉郵品,日復一日向下縮水,并逐步滑向貧困者的邊緣,讓他們的“氣”,如何能高高鼓起?
郵市行情低迷,在于人氣低迷。而人氣低迷的根源,來自于希望的一次次落空。半年多前,2007年秋天,我們沒有看到滿山紅葉。半年過去,2008年初春,我們依舊沒有感到輕柔的暖風。甚至越來越近的“2008奧運”,也沒有激起市場更大的熱情。
春分前后,“北京奧運”板塊在市場確有表現,如“奧運”不干膠小版,由月初137元上沖至191元,漲幅高達39.41%;“吉祥物”小版的價格,也從112元走高到121元,升幅超過80%。但也僅僅是這兩個品種而已,其它郵品,甚至同是“奧運”不干膠系列的“項目①”、“項目②”、“場館”,以及“會徽”小版等,價格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反之,還略略向下滑行。
先市場還有一絲夢想,指望股市與郵市之間,像以往一樣,出現“蹺蹺板”行情,可惜現在世界經濟環境和經濟格局都發生了變化,當股票市場越走越弱的時候,郵市也逃脫不了干系。3月股市岌岌可危,從6124最高點落到3600點以下,股市回流而出的資金,并沒有如期來郵市興“風”作“浪”。事實上,當投機資金受到傷害和侵犯的時候,一朝蛇咬,十年井繩,無論“股”、“郵”,都不是他們的避風港灣。說到底,股市和郵市,最終還是一對同病相憐的難兄難弟。正因如此,郵市持續低迷的行情,更讓參與者感到了孤獨的絕望。
郵市“危機”的根源,自然在于市場的不作為。這種不作為,可以說是多方面的,政策上沒有積極的應對措施,資金上缺乏有力的后續補充。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參與者信心的缺失。而參與者信心的缺失,也是政策缺失和資金缺失引起的連鎖反映。但,往深處細想,參與者信心為什么缺失如此嚴重,是不是我們對郵市太樂觀、太期待、太心急?
事實上,行至2008,郵市正進入十分敏感的拐點時期,在這個階段,任何不切合實際的幻想、不切合實際的定位、不切合實際的期待,對我們,都是重重的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我們要對郵市進行重新審視和定位,從而重新豎立參與郵市的信心。也只有這樣,我們的郵市,才會以它的方式、它的規律、它的行程,走到我們期望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