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郵市恐慌一片,拋盤聲一片,似乎有大難臨頭的感覺,市場好不容易聚積起來的人氣和信心又一次被徹底擊穿。郵票中除了中前期品種抗跌外,03小版及其近幾年的郵票中不管是熱點和冷點,無不受其影響直線下挫。大盤的無情深幅調整,波及到型張、封片、本票、編年票版塊,短短10余天時間,不少品種的價位又砸回到2006年。是什么原因導致郵幣卡市場“半路夭折”,左思右想總找不出合理的解釋,是郵票真的無收藏價值了嗎?郵市真是夕陽西下了嗎?是國家郵政準備放棄集郵領域嗎?是為了低調迎接奧運會嗎?是主力、莊家放棄了嗎?是受政治體制大部制改革的影響嗎?是做空盤的垂死掙扎嗎?還是主力、莊家的刻意所為?所有的疑惑困擾著投資者。
三月的郵市并沒有因為奧運會的臨近而顯露出多少活力,相反,在大家渴望行情凸起之際,大盤卻掉頭直往下跌,2003年之后的品種均受到牽連,尤其是奧運不干膠從198元在短短幾天之中跌落至148元,幅度之大讓所有在此之前建倉的投資者驚慌失措。不僅如此,03、04、05及整個大盤都呈下行趨勢,一時間,宣空言論滿天飛,讓絕大多數人好不心慌和坐臥不安,原有的一點點信心又處于動蕩之中,但是,只要我們冷靜下來認真的剖析一下現階段異常的市場走勢,就會從中找出端倪。這次大盤異常的狂挫,也只是近幾年的次新郵票的下跌,雖然波及到整個大盤,卻呈空跌狀態,目前,早期老記特票、文革票、編號票、紅軍郵、JT票并沒有因為大盤的下跌而下挫,競然巋然不動,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這說明郵市已經逐漸在走向收藏領域,走出炒作的怪圈,今后的郵市都會走收藏這條路的。
低迷11年之久的郵市好不容易在三年前開始復蘇和啟動,大盤能走到今天實屬不易,雖說繁忙的市場景觀未見,但郵市底部整體上移卻是不爭的事實。由于郵市基本面的改善,近幾年,社會資本投入郵市的逐漸增多,市場郵商和關注郵市趨勢的散戶都有建倉的欲望。近三年來我寫了近500篇文章,基本上圍繞這輪郵市展開的分折,雖說市場與我的預期有點差距,但總體趨勢不會改變,郵市過程曲折復雜,也是始料不及的,每一次的質變之前都有陣痛,但卻把市場逐漸推向了深入,相信這個量變過程快結束了,有人說我文章觀點超前,因為那是郵市發展的趨勢,只要趨勢存在,郵市就有希望。
這10天左右的市場走勢出乎人們預料之外,各種因素都存在,社會在前進,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物價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加速增長,作為社會經濟占有一定份額的郵幣卡市場無動于衷,就與社會的發展不協調了。
當然,郵政在行業管理上的不作為也是影響郵市發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市場要避新選舊,重塑郵票收藏價值,走郵票社會收藏的道路,才是唯一的出路。
面對今年第一波市場沖擊,也不必過度恐慌,分折社會經濟環境和發展趨勢,分折郵市發展趨勢,心中要有一桿稱,把握時勢,不去追漲殺跌,調整心態,順其自然,才不致于處于被動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