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
以股市為例,利潤分為經營性利潤和差價利潤。上市公司的經營性利潤只是一個噱頭,百分之九十九的參與者都是沖著差價來的。第一層,原始股權與原始股票之間的差價,這部分大多產生在股份公司改制或成立時。第二層,原始股票易手時產生的差價,這是我們常說的一級半市場。第三層,發行價與上市定價之間的差價。第四層,市場認識過程中所產生的差價。而股民所獲取的多數發生在第四層。這里要引出一個鄙人發明的新名詞,“收益主導權”。股民在這場游戲中永遠無法掌握收益主導權,該權力永遠掌握在投行、金融公司、上市公司手中。郵市中的利潤只有差價利潤,第一層,發行價與市場定價之間的差價;第二層市場認識過程差價。而郵市的收益主導權相對地說是可以被郵人掌握的,只要是參與者理性對待新郵。一句話,要玩就要玩自己能掌控的游戲,和那些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的人一齊踢球,早晚被他們踢出局。
集郵:
97后集郵隊伍迅速縮減有幾個原因。第一,市場過度膨脹和郵政天量發行。第二,郵票的保值功能徹底被顛覆。第三,其他市場方興未艾,不斷吸引郵市存量資金。鐵桿集郵者在這場浩劫中雖然沒有離去,但集郵的熱情大不如前。青少年集郵者幾乎絕跡,家長寧可讓孩子整天面對電腦也不愿培養孩子一些有益的愛好。集郵的保值增值功能雖然被階段性顛覆,但集郵的知識性、實事性、歷史性、趣味性、審美性依然還在。我對當前想集郵的朋友提幾點建議。一、選擇性集郵,針對某一個系列或某些自己喜歡的品種量力而行。二、高端集郵,針對每一個系列或板塊最稀有的品種收集。第三、低端集郵,針對最便宜的品種,收集其中題材好、設計好的品種。
炒郵:
炒郵是從郵票批發演變而來的,最初進郵市大量進貨是為了在街頭郵市出貨或幫別人帶些郵票。后來這種批零的方式變成批而不零,一方面是參與者更集中地買賣,另一方面也是集郵隊伍的縮減造成的結果。現在的炒郵最終會變成下一次集郵大潮時的又一個大批零。
種子:
多數家庭里某個成員都有過集郵的歷史,不少家庭里還有幾本郵冊。也許某一天您的孩子又把郵冊翻開,也許他會被郵票上的故事所迷住,也許他會像你年輕的時候手捧郵冊走進街頭郵市。針對集郵報近期開展青少年集郵知識競賽,這叫什么?澆水。種子發不發芽要看整個生態環境和氣候狀況,但至少我們要經常給它澆澆水。
標準化:
收藏界沒有哪個品種像郵票一樣是一個有足夠參照、足夠標準的。你收一幅畫或一個花瓶,你幾乎無法在短時間內比對、斷定。為了辨識其真偽,你必須求助專家和專業設備,即便如此任何一個藏品的真偽最終的標準是權威的認同。當標準掌握在人的手中,標準就成了商品,被人控制的商品,信什么都不要信人。郵票幾乎沒有孤品,任何一個品種足夠的存世量成為相互防偽的標準。標準在郵票中比在少數人手中來的更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