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探性買盤能啟動主體行情嗎(許明罡) |
發布日期:2008-2-29 8:3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春節已過,郵商開始陸續返回市場,投資者也再次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郵市。從郵市近來的表現來看,多少已經顯示出蠢蠢欲動的氣勢,盡管離大家所期望的“奧運年”熱潮尚有很大的距離,但能以這樣一種積極的態勢開盤,已經隱約讓人看到了希望所在,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諸多跡象表明,一撥試探性行情正于近期展開。 早在新春之初,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便對2007年第一季度發行的《丁亥年》、《石灣陶瓷》等七套在郵政營業窗口超過6個月發行期未售出的紀念和特種郵票進行了統一集中銷毀。隨后,還將于近期公布本次銷毀郵票的發行量。盡管公布銷毀情況是按政策開展的常規舉措,以往也曾公布過相關情況,但選擇在新春伊始、郵市一年的運行起步之際,有郵人認為這至少還是反映出郵政主管部門希望在“奧運年”營造一個良好的郵市運行氛圍的愿望和意圖,這也是郵政在沉寂了一段時間后再度“出聲”,其意義要比銷毀本身來得重要的多。 考慮到前不久郵政某高層在會議上所作出的對奧運系列郵品發行繼續采取“適度從緊”、“不濫發”的承諾,又選擇在這樣一個重要時刻再度公布銷毀情況,我們不能不將這些都結合起來考慮,那就是在營造和諧社會、全民熱切期盼“奧運年”的大背景下,郵政部門勢必會在2008年推出一系列的政策,以保證中國郵市的穩定和發展。這一系列政策的積極效應有望逐步、深入體現,但在“利好”之聲傳出的同時,郵市必然也會以短期行情來加以回應。 從節后開市以來的情況看,盡管郵品價格依然處于震蕩態勢,成交量也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但時時會出現一定的少量買盤。對此,有集郵愛好者認為,這些買盤既不同于大手筆的介入,又不同于集郵愛好者的零星購買,從性質上判斷,可以基本斷定為試探性買盤。這些投資群體或投資者看中的是2008年諸多的利好題材和郵市發展前景,也看中了節后市場人氣勢必會出現回升,所以通過少量介入來試探一下節后市場真正的前行方向和市場各方面的反應。 目前這部分資金主要接觸的依然是小版張、奧運系列郵品、縮量紀念郵資封片等一些指標性板塊和近期受政策利好刺激的板塊,可謂目標相當明確,因為通過試探這些核心板塊的能量與走向,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對整個大盤的情況有所洞悉。由于節后剛剛開市,這樣的試探性買盤顯然還沒有完全達到目的,吸納籌碼的進程還有望在今后一段時間里繼續,這就從資金、人氣等方面為試探性行情的出現和發展提供了保障。 雖然開市時間不長,但各板塊郵品可謂新老“龍頭”齊上陣,JT票的“風向標”——《庚申年》猴票未用幾天,就攻克了4000元整數關口,而《奧運會徽》、《奧運吉祥物》版票等“新貴”也在不斷發力向新的高度沖擊,盡管這些品種只是少數,不能從根本上反映同板塊和其他板塊郵品的實際狀況,但作為“風向標”,它們的指向意義與作用還是相當明顯的,那就是通過價格的抬升為市場營造良好的氛圍和人氣,吸引增量資金,但更重要的還在于為其他郵品的價格上升打開足夠的通道和空間。一旦這些“龍頭”品種上沖成功并企穩的話,那么其他板塊和品種的向上能量就將被帶動起來,從而啟動大盤行情。當然,由于開市不久,離真正的高峰期尚有一定的時間,因此這樣的行情恐怕還不能稱為主體行情,說試探性行情似乎更為確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