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票成交多了起來,為避免不必要的糾紛,有必要對品相進行界定,我根據經手的數百本一輪本票,結合各品種的現實情況,咨詢相關資深郵商與投資者,粗擬一個界定標準,請大家批評指正:
絕品就是沒有任何瑕疵,對于老本票如雞本來說,內頁鮮白,外殼色深鮮亮就算絕品,由于色深且紙質脆,背脊輕微磨白難免,不算品相問題;白暨豚內頁右邊兩枚泛黃是自然形成,不算品相問題。
全品就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但是可以舊。但以下情況不影響全品界定:雞本外殼內頁微微泛黃;白暨豚背膠微微泛黃,特別是第二頁的齒孔微微泛黃;對于南方貨,某些紙質的本票如牛本、刻舟求劍本、紫貂本、馬本等背膠有些整體均勻微微泛黃;某些本票如雞本、刻舟本、紫貂本等,左邊邊紙輕微揭薄估計是膠水貼的,出廠時就有,不影響全品界定;兵馬俑金粉氧化變暗只要沒有變黑(這一點有疑義,大家討論后再定)。
先說差品,差品指嚴重黃、斑,或污染,或折,但沒有破。
好品或者叫流通品,就是介于全品和差品之間的,有問題,如黃斑、輕微污染、軟折,但不嚴重。但對于白暨豚本票,由于紙質脆,殼裂、裂紙斷齒在0.5厘米內的都算好品。
最后是殘品,就是破了,殘缺了。
從投資角度,分三個檔次即可:絕品和全品一樣價,也可以高一點,看買賣雙方協定;好品價為全品90-95%;差品和殘品一樣價,根據品相衡量差不多為全品的8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