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金屬郵票,熟悉集郵的人們往往會想到中國郵政發行的《香港回歸》、《澳門回歸》、《黃河壺口瀑布》這3枚金箔郵票小型張,3枚小型張的邊紙上都采用壓凸工藝印制了22K金箔,成色為99.9%,由于它們既是郵資憑證,又適宜收藏投資,所以一直是郵幣卡市場關注的熱門品種。
金屬仿制品充斥市場
或許是受到了金箔郵票的啟發,近期在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禮品公司推出的“金屬郵票”紀念冊,還曾經在媒體上大張旗鼓地進行廣告宣傳,綜合起來看,這些金屬郵票珍藏冊外套精美禮盒,售價幾十甚至上百元,往往號稱全球限量發行幾萬冊,極具升值潛力。
然而筆者在市場上發現,所謂的“金屬郵票”實際上是與紙質郵票同圖的金屬仿制品,筆者在市場見到的“梅蘭芳京劇藝術珍藏冊”,不過就是將“貴妃醉酒”小型張用金屬仿制品來代替而已。面值3元的珍郵“貴妃醉酒”小型張市場價已由去年底的1.8萬元漲到了現在的3.8萬元,若非實力雄厚的收藏家的話,普通百姓幾乎不可能花高價購買,于是,禮品公司就充分利用人們追新獵奇的心態,精心開發出了這種禮品冊,用“金屬郵票”這一概念來吸引消費者。
據郵商介紹,這種金屬仿制品的定價通常在一兩百元左右,剛開始還有些對郵票一知半解的消費者購買,但風潮一過,滯銷的仿制品冊就不可避免地被大幅削價處理,如今叫價二三十元都無人問津,原裝的禮盒因為占地方而被搬走,只有零散的金屬片三五成堆地放在這里。
消費者收藏需謹慎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中國“文革”郵票金屬仿制品中,一些又輕又薄的金屬片包裝在禮品冊里就急功近利地定出高價供人選購,等到人們不再光顧之后,這些滯銷的金屬片又零散地堆放在了柜臺角落里,再也無人過問。
誠然,作為純粹的禮品收藏而言,購買這類金屬郵票仿制品本無可厚非,畢竟社會大眾對于收藏品的需求和愛好都是不盡相同的,但是,禮品商家利用消費者的不明就理而蓄意抬高價格卻不可取,那樣只能誤導消費者,只有真正地做到物美價廉,市場才會認可。同樣,如果消費者夢想通過收藏這些金屬仿制品來投資升值的話,則無疑是異想天開,它們充其量只能作為普通收藏品養養眼而已。所以,有心投資金郵票的人們不妨關注一下中國郵政發行的金箔小型張。《市場報》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8-2-3 10:24:01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