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郵市(不含網絡郵市),硬件設施比起二十年前的馬路、街邊郵市不知好了多少倍,經營規模也大了許多,郵品買賣交易成封成箱地進行,并出現期貨交易,大有股市的味道。郵市流行炒作投機,把新發行的郵品完全當成炒作籌碼,其收藏和文化功能已被嚴重弱化,廣大集郵愛好者和收藏投資者在郵市難尋自己中意的郵品,難以找回昔日拾遺補缺的樂趣,他們已被郵市逐漸邊緣化,郵票收藏的群眾基礎為之動搖。
利益成為郵市唯一的目的。一些郵商、莊家,-切都是從利益出發,為了利益不惜坑蒙拐騙、設套做局,也不顧人格良心大說假話謊話,有的甚至去造假售假,他們奉行賺錢就是硬道理,根本不去理會什么老票新票、什么正宗郵品有害郵品,只要能收集到足夠的籌碼,只要有炒作的概念,就會大肆吹捧宣傳造勢,用資金堆積拉高郵品價格,誘使他人追高被套,并美其名曰市場模式。郵政部門已成為郵市最大的逐利者,明里暗里限制郵資票品的正常通信使用,支持和參與郵品的投機炒作,花樣翻新地不斷推出高附加值郵品,讓郵市資金嚴重失血。
利益成為集郵者新的標簽。現在真正以收集、研究、欣賞郵票為樂的集郵愛好者已不多了,其中七成以上為中老年人,大多數人都是打著集郵之名去購買郵品,根本不關心郵品是不是正宗與否,也不注重郵品的藝術性和知識性,漠視收藏而看重投資與投機,熱衷于跟風炒作,把集郵簡單地數字化---幾版、幾封、幾箱和價格的高低。
利益化難到就是郵市、集郵的味道嗎?我想隨著人們文化娛樂消費理念的轉變,收藏的研究與欣賞將比郵品的價格更重要,老紀特、文編和"金猴"郵票的走強,部分信銷郵票的走俏,珍貴郵票在拍賣市場的高價成交,已顯示郵人收藏意識的增強,郵品價格正向收藏投資價值回歸。目前郵市年味的喜慶氣氛雖然不是很濃,但我堅定看好郵市前景,郵市春天的腳步聲正向我們慢慢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