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晚上6時,成都郵商給北京郵友的接風,不如說是一次深層次對下一階段郵市行情走勢的研討。北京郵友涂衛民、陳永浩〔天津晨晨〕、揚欣欣,成都許少懷、翟亦武〔老怪〕、李森元〔成都李班長〕、白良彬〔成都小白〕、黃興躍共八人相聚一堂共敘郵市行情。
北京朋友說,此次成都之行確實要買貨,品種有會徽、奧膠、吉祥物、垃圾JP片、田村卡等等,但成都郵市剛搬遷新址,又分成了二處,雖說今天兩處都去了,但可覓貨源少得可憐,一個原因是價格的問題;更重要是惜售心態太重,看好后市已達成共識,市場除了零散的品種外,較顯眼的也只有年冊了,作為普通集郵者和散戶投資者可拾遺補缺外,大資金想此時建倉恐怕得多花銀子了,今天還好,搞了20余萬的田村卡,多少有些收獲了。
對于今年這輪行情肯定看漲,這不僅僅是眾多投資者的愿望,也是郵幣卡市場周期經濟的輪回,更重要的是國家要把市場激活,奧運經濟涉及各行各業,自然也要波及郵市,所以,不必擔心行情的性質,春節前需要一波導向性的行情,來激勵人氣和確立后市。
在選擇建倉品種方面,低成本建倉是必然趨勢,近兩年率先啟動的03、04和奧運系列漲幅不少,雖說以后機會多多,但埋在凹處的郵票更具投資回報,前期的一桶金已經滿足了一批人,轉換籌碼也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
郵資封片是處于凹處尚待開采的版塊,這不僅是簡單的算術問題,而是已經引起了主力高度關注的問題。這個版塊要全面動,還需要一個真正的領頭羊,目前,JP片的領頭羊并沒有凸現。編年型張的全面普漲才是大行情的確立,年前恐難以實現,只有待春節后了。
郵市經濟與中國經濟息息相關,這些年來的“中國奇跡”,體現在近30年中國經濟以年均9.7%的增速前進,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貿易額從1978年全球排名第27位升至第3位,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4位,這些偉大的成就,難道不稱其為“奇跡”。亞洲先后出現過“日本奇跡”、“東亞奇跡”在繁榮了近30年后相繼增長緩慢或衰落。中國和東亞、日本在增長模式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即通過外貿帶動經濟增長,擁有巨額貿易順差,長期高速發展后面臨貨幣升值壓力。那么“中國奇跡”能夠再續多年?能夠蔭庇中國百姓多久?如何避免重蹈別國覆轍?這都關系到我國百姓自身福祉和切身利益的問題,也是關系到郵市能否長期健康和諧發展的問題,老百姓包里有錢了,郵市的條件和諧了,郵票做為投資渠道不是沒有可能。
從中國的機遇和優勢來看,中國至少還有20年---30年的高速增長,經濟繁榮局面還會延長相當長的時間,理由有四個:一是勞動力可以長期發揮比較優勢;二是國內市場規模非常廣闊;三是制度改革將進一步提高創造力與生產力;四是國際環境更為有利。國家經濟的繁榮也就是民眾生活的富裕,這是郵幣卡市場崛起的前提和必備條件。
分折中國經濟現象也就是分折中國郵市現象,大環境決定小環境,因此,中國郵市在大環境的蔭庇下注定走向繁榮。何況近10年中國郵市風雨太多,也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投資者也成熟多了,這也是這輪行情蹉跎歲月的根由。
對于郵票品種不必有太多的挑刺,沒有大趨勢什么也說不上,賺錢效應沒有體現,趨勢沒有明朗,大門外黑壓壓的“狼群”是不可能撲進來的。但是,現在已經進入了2008年了,時間不多了,今年郵市行情將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經驗主義者或許在新形勢的郵市面前會被搞得措手不及的。
三個小時的座談每個人都講了內心的感想,大家談得那么專注和投入,似乎已經看到了未來郵市行情的繁榮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