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北京萬家馬甸郵幣卡市場中經營2007年郵票年冊的郵商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嫻熟地將份票插入年冊,以期能在即將拉開的郵票年冊熱銷中分得一杯羹。從市場表現來看,2007年郵票年冊的走勢也的確不負眾望,上市幾天其價格就從180元上升至200元,使之成為10多年來價格首次達到200元的年冊。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著新郵預訂戶的回報率達到了30%以上。一位姓張的集郵愛好者也表示:“我們對郵票年冊可以說是頗有感情的,對JT票年冊更是情有獨鐘,因為它們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精神上的愉悅,同時也收獲了財富。然而由于編年郵票的發行量呈天文數字,不僅使其價值持續貶低,而且造成了絕大多數品種的價格長期以來處于打折狀態,我們很多同行便對郵票年冊的概念越來越淡化了。”
不過隨著2003年與2004年小版張的迅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喚起了集郵者對于郵票價值的再認識,尤其是2003年小版張年冊的出爐及其潛力的竭力挖掘,使郵票年冊在郵市上樹立起新形象。此后推出的2004年、2005年、2006年小版張年冊和2006年大版張年冊,不僅使郵票年冊的內涵變得更為豐富,而且還讓其從以往單純的收藏品演變成了禮品市場上的重要一員。 有業內人士人指出,這也正是大版張年冊貨源緊俏的關鍵原因之一。像2006年郵票年冊價格此前為每本145元,可是現如今業已上升到了176元。“2006年郵票年冊的穩健走勢就是一面鏡子,它已經為2007年郵票年冊的價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于這一點,能夠認識到的集郵者卻鳳毛麟角。”
當投資者還在猶豫之時,從50元上揚到了100元之上,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翻倍行情,令投資者大跌眼鏡。“鳥巢”小型張上市當天溢價500%的定位,讓集郵者大呼天價。為此,有集郵愛好者認為,對于新郵基本價值的判斷,應該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調整,不能一味地用老的眼光來思考新的問題,否則只會錯失良機。像“福娃”片曾經是不少投資者十分看好的品種,因而敢于大膽追進,但這些投資者至今仍在原地站崗。從中長期來看,目前的郵票市場還處在一個底部之中,價值發現和價值創造或將成為主線貫穿未來郵市行情。
但也有集郵愛好者指出,從市場的走勢來看,2007年郵票年冊走勢還是讓投資者感到比較難以把握,甚至感到較為茫然。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作為郵票市場的投資者,應該以價值的發現是投資的基礎為準則,這樣獲得的收益才具有一定的長期性和持續性。對于經過深入研究而選定的投資品種,任憑它的價格上下波動,要始終堅定自己當初看好的理由,只要這個理由沒有發生顯著性的變化,剩下的只是投資者的耐心問題,很多情況下,耐心遠比技巧重要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