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上流通交易的郵票都是紀特郵票,其發行量的多少是影響郵市諸因素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一、 郵票的影響力與發行量
郵票的第一屬性是郵資憑證,但現在用于郵資的紀特郵票很少;郵票是壟斷生產行業,始終沿用計劃經濟的發行體制,這是歷史原因而致;由于郵票的特殊屬性,又不能再生產,同樣一種郵票成本幾分錢,但價格確差異很大;郵票不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需品,這就決定著人們可買可不買,假如就為了增長知識而買不值。因此,買郵票的有兩種可能,一是收藏,變相儲蓄;二是純集郵,用于研究;后者不受發行量的影響,前者,對發行量要求較高。現在,人們對商品價值的影響力要求特別高,希望投資少見效快的商品,有股票、彩票、期貨和房地產等;這就說明郵票不是投資市場的唯一選擇,郵票的發行量要適應當今市場的需求,發行量大了,供大于求,市場飽和,其價格就會下跌。97的大潮翻盤就是因發行量過大沖擊市場而致,使市場一下跌入深淵,這一跌讓郵人苦苦熬了十年。所以,發行量對于市場極其重要!
二、 郵票的作用力與發行量
郵票已有160多年的歷史,隨著歷史的發展,紀特郵票和普通郵票的作用也不一樣,紀特郵票主要用于集郵和收藏,而普通郵票用于郵政通信,這是當前的事實。由于紀特郵票是記錄國家社會主義發展建設的大事跡,具有特定的作用和意義;紀念的事件大小不同,政治意義和影響力不同,郵票作用也不盡相同。因此,其發行量又與郵票的作用有關,作用越大,影響力越深遠,郵票的需求量就大,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要發行的郵票需求量必然大,不但我國需求大,外國的集郵界需求也大。因此,他的發行量就要按需求定量,才能適應社會和市場,國內和國際的需要。
三、 市場的競爭力與發行量
市場經濟的規律是競爭的規律,市場經濟的價值是需求的價值;有競爭就有規律,有需求才有價值。郵票也是如此,其競爭力越大,價值就越大,競爭力就激烈。尤其是集郵展和國際性的博覽會表現的更加突出,這就對精品要求特別高,對發行量要求更直接,同時,又可提高郵票的國際影響。所以,好的郵品競爭力強,對大眾的影響力也大,對郵票需求量就大,這從嫦娥和奧運郵票就可以看出。實踐證明,競爭力與需求量成正比,與發行量成也成正比,這就要求做好做大做強精品,打出中國特色的集郵品牌,才能適應時代要求,才能符合更廣大集郵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