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郵市從2005年未啟動至今也有整整二年時間了,現在的行情算什么?炒新行情?慢牛行情?啟動行情?中級行情?我看什么都不是。因為這兩年郵市雖說比之前好了不少,但最根本的條件并不具備,除了郵商和公司在制造不間斷的熱點炒作外,市場人氣又體現那里呢?
郵票是什么特殊商品?有什么值得收藏和投資的價值?群眾為什么要購買郵票?投資郵票又是為了啥?現在論壇不是說這個品種好,就是在喧囂那個品種好,這些新郵到底好在那里?真是救市英雄嗎?有人說這是新時期的市場特點,就是要炒作新郵,炒完一個算一個,有本事的賺錢,沒本事的挨套,跟不上形勢,腦筋轉不過彎,該倒霉,這是啥子邏輯呀?似乎這些人腦子靈光,聰明透頂似的,不要弄個“聰明反被聰明誤,反要了卿卿性命”。
單從投資收藏角度出發來闡述郵票的價值,沒有民眾的廣泛參與也就不存在供求關系,其價值又體現在何處呢?不管炒作新郵的小團體使用什么手段,人為的行為也只能是一時,不可能長遠。整個郵市沒有民眾的投資,是不可有人氣的。
郵票市場10年來存在的諸多問題,集郵隊伍大幅銳減,投資者望郵畏懼,除了少數預訂者外,還有多少人投資郵票呢?這些問題大家都知道,主管部門也知道,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國家也在從宏觀大局的角度在想法解決,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徹底解決也是需要時日的。
這兩年郵政該出的救市政策也有不少了,但民眾就是不買帳?有不少人給我打電話說這個市場為啥總是不死不活的,真想放棄算了,如果連這些僅存的散戶投資者都心灰意冷地離開了,這個市場真是要亡了。
我認為現在市場該具備的基礎條件都有了?現在最缺的就是全民眾的賺錢效應,郵政也該拿出強有力的措施了,你要叫大家進來,總得有點理由吧?民眾憑啥子進來投資郵票呀!除了政策扶持外,市場和網絡的環境也要配合,網上的報價都是03年及以后的,這樣的報價出發點代表了誰?也許主辦者也有難處,畢竟搜集中前期郵票成交信息有困難,但總還有成交吧,網絡也要照顧民眾的需求點,如果網絡都在趕時尚喜新厭舊,那也就沒有必要費口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