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郵票的日漸消耗,其珍罕性就逐漸顯現出來,消耗越多越珍貴,比如“紅印花”、“80猴”等等。古今中外的珍郵,無不是大量消耗的結果。
編年郵票的消耗主要通過四個途徑,信銷、郵票公司的統一銷毀、各級郵票公司制作集郵品消耗(首日封、郵折等)、禮品消耗。
嚴格的說,郵票公司制作的首日封、郵折之類,不能算準確意義上的消耗,如果80猴有許多類似編年票的郵折,其珍稀程度就要大打折扣,價格恐怕也遠遠沒有現在這么高了。而禮品消耗純屬于偽消耗,只能起到把郵票從大戶手里分散開的作用,郵票的存世量并不因此而減少。
06、07年郵票是編年票中發行量最小的,人們視其為編年票的瓶頸,尤其是其中單枚大版票,就是人們常說的“八大金剛”之類,它們和03、04小版一起成為近兩年郵市新寵;其優勢是發行量小(最小量低于40萬版),籌碼集中,便于炒做。劣勢是大多沒有消耗,發行量幾乎就是存世量。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它們會占據郵市的主角位置,它們的走勢直接影響著郵票行情的起落。
03、04年郵票發行量大都在1000萬左右,其中的量小品種800多萬,當時的許多大版在16到20枚左右,比如青銅器,大版僅為50多萬版;除去破版,又因短期打折,有部分消耗,這些品種的存世量應該底于任何的“八大金剛”大版。隨著集大版熱潮的興起,本版塊的地位將日益突出。
05年大小版合一的發行方式,現在看來應該是個不錯的主意,其中的量小品種如“城頭山遺址”發行量才118萬版,破版后,大家供認的存世量是30萬版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集郵愛好者的回歸,05小版必定會洛陽紙貴,懷著惋惜的心情撕開一枚05版票也許成為一種奢侈。
92到02年編年票,發行量最大,被人們稱為垃圾。長期打折導致大量的用于通信,又經過03、05年兩次郵政集中大規模銷毀,其存世量變數很大,目前郵政遲遲不公布發行量,存世量更變的異常神秘。可以肯定的是這堆垃圾中,蘊藏著存世量極小的版票,某一天,它們會由當初的丑小鴨變成白天鵝,而最漂亮的白天鵝正是由最臭的丑小鴨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