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0 大江南收藏 許明罡
近段時間的郵市行情差強人意,郵品價格和成交量雙雙走低,不禁讓人對年底市場前景產生了一定的擔憂心理。那么,投資者究竟該如何看待目前至年底這一階段市場的走勢呢?市場難道真的就會陷入一落千丈的窘境嗎?筆者以為不盡然。
一、各方面利空集中沖擊年底市場,回調在所難免
為什么年底市場會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調?回顧以往的郵市實踐,我們可以發現這種情況并不少見,也不奇怪,說起來道理很簡單,因為年底往往是市場面臨的一個資金的緊張期,各方面利空因素集中沖擊市場,市場往往不得不被動地選擇“退守”:一是新郵預訂的壓力。由于目前新郵預訂采用的是全額預訂方式,對一般集郵愛好者并沒有什么影響,但對以郵為生的郵商和投資者來說,這筆資金的壓力無疑是可觀的,而且今年新郵預訂開始的時間要比往年晚了許多,因此對市場形成的資金“抽血”作用也相應推后,目前的市場正處于這種推后效應作用“前夜”。二是年冊出籠的壓力。每到年底,大量年冊便會流向市場,在帶來年冊行情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市場的資金壓力,特別是一些借年冊為名行放貨之實的現象的存在,更成為影響年底市場正常運行的潛在威脅。三是新郵密集發行。近一階段,有一系列新郵推出,在原本行情就較為凝滯的情況下,這些新郵的出爐勢必會更進一步地加劇市場壓力,更何況新郵價格高開的情況目前普遍存在,對市場支撐資金的要求也就更為強烈。四是資金回籠的壓力。對于一些參與郵市運作的機構資金而言,年底恰恰有著回籠的迫切要求,而對于投資者而言,由于明年市場前景目前還不明朗,因此大多也選擇出貨了結、減倉迎新來應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這兩方面相結合,就又容易對市場產生明顯的“抽血”作用。結合上述四方面的情況分析,近期市場回調是由諸多方面的因素所導致的,特別是在沒有什么重大利好因素出現的背景下,在年底市場普遍心理預期不高的現實狀況影響下,這種回調顯然是在所難免的。
二、大盤基礎較為牢固,整體形態暫時不會受到破壞
近期的回調勢必會讓一些投資者擔心市場整體形式是否會受到破壞,但依筆者之見,綜合各方面的情況來看,此次回調暫時還不會使市場整體形態受到根本性的破壞:一是目前大盤的基礎較為牢固。今年上半年一撥較大力度的行情為全年郵市運行莫定了良好的主基調,即使是在行情結束的情況下,投資者也可以感受到市場明顯的強勢特征,盡管價格上多少都有回落,但目前的市場既有領軍板塊和品種,又有類似03年小版張這樣的“中流砥柱”,同時各板塊的活躍程度也遠較近幾年為好,雖經調整但整體價格依然比啟動前高出許多,且在目前的價格區間內已經過相當長時間的整理,所以整體而言,郵市目前的基礎還是比較穩固的。二是年底回調大多是短期因素所致。如前所述,在造成目前行情回調的因素中,絕大部分都具有較強的時段性,即基本上都是在年底階段容易出現的因素,持續時間都不會太長,因此一旦市場挺過這個相對較為艱難的階段,那么接下去這些因素就不太可能再對市場形成新的、更大的沖擊。
三是政策面積極向好的趨勢沒有變化。
前不久,郵政主管部門公布了2006年四季度紀特郵票發行量,從中我們可以發現,2006年新郵的減量幅度還是比較明顯的,基本上兌現了郵政關于減少新郵發行量的承諾,顯示出政策面對市場的扶持態度和力度。從2007年新郵的穩定表現來分析,這一政策依然在延續,所以,我們幾乎可以肯定政策面積極向好的趨勢沒有發生變化,那么市場穩定運行的關鍵性條件就依然存在,有了這種條件,短期內消極因素的影響就很容易得到化解。四是市場人士和投資者的心態依然較為穩定。盡管行情出現回調,但市場目前還沒有出現大的恐慌性拋盤,這說明目前行情的回調幅度依然在市場人士和投資者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大家的心態依然比較平穩,對市場前景并沒有產生過度悲觀的情緒,心態不受影響,自然會促使行為更趨理性,這樣一來,以往那種“自亂陣腳”的情況就不容易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