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7 中國商報 敬 玉
從市場傳來最新消息,近期一輪金猴,收購價已經達到每枚3250元,上品四方連成交價達1萬元,再度創出上市以來的新高。有集郵愛好者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此舉應當引起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猴”票是當今中國知名度最高的郵票之一,無論是集郵者還是投資者對其都是異常的喜愛與推崇;即使是不喜歡集郵的朋友,談起“猴”票也是津津樂道,因而“猴”票在社會上有著廣泛的影響力。有業內人士認為,“猴”票的價值已經不僅僅體現在集郵與投資領域,而且正在向文化領域逐步延伸,因為生肖文化在中國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猴”票已是生肖文化的化身,生肖文化的最佳傳承者。
在中國一提到郵票或者是生肖郵票,集郵者與投資者首先想到的就是1980年2月15日發行的“庚申年”郵票(簡稱“猴”票)。之所以會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猴”票所具有的旺盛的市場需求力,是其他生肖郵票或者其他郵票所沒有的,因而呈現出一種旺盛的生命力。截至到目前,我國已經發行了28套生肖郵票,但僅僅只有“猴”票締造出了郵票增值的世界性神話,而其他生肖郵票卻是默默無聞。“這完全在于價值投資規律在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集郵愛好者張先生說:“‘猴’票的發行量是所有生肖郵票中最少的,僅有大約420萬枚,而某些生肖郵票的發行量竟然高達上億套,其價值自然貶值,只能列入‘垃圾’的范疇。”如果單純地將28套生肖郵票做相互比較的話,“猴”票在存世量與需求量方面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倘若放到新中國郵票這個層面來做比較的話,“猴”票在存世量這個指標上顯然不是最優的,但是它的需求量恐怕是其他任何一套郵票都無法比擬的,因而其價格也就不斷躍上新的臺階。
眾所周知,資金量主要由社會資金量與運作資金量構成,兩者互為一體,不可分割。在郵市也同樣得遵守這個規律,某套郵票的存世量非常有限,并且還有一定的需求量,但是在社會資金量方面卻嚴重不足,因而其價格的上升只能保持著一種自然增值的狀態,許多老紀特郵票就是這樣一種狀態,這正是老紀特郵票只適宜收藏而不適合投資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像“雞”等不少生肖郵票也有較大的社會資金量在其中駐扎,社會需求量也不小,但是致命的一點在于其沒有運作資金量,即使有的話,也是相當有限的,并不足以使其價格產生質的變化;而在這方面,“猴”票卻是得天獨厚的,并且具有惟一性,這就決定了其價格能夠不斷向新的目標推進。這些年來,市場一直調整的狀態,絕大多數品種都受到了非常大的沖擊,價格接連創出新低;盡管“猴”票也不例外,但是卻表現出極強的抗跌性,并且在行情出現之前就已經發出了明確的逆轉信號,為投資者指明了前進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