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郵市行情走勢是上揚下挫,從8月份至11月底的走勢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大盤的連續陰跌,受其影響最大的是前期漲幅較高的新郵或次新郵,中前期郵票基本抗跌,影響不大。在此形勢下,不少人對郵市大盤后市能否暴發行情產生了懷疑,各種言論涌出,似乎郵市的災難又來了。其實,靜下心來把方方面面因素梳理一下,也就明白了郵市行情拖而不決的個中緣由了。
首先,郵市在跨世紀的經濟浪潮中不可能毫無表現,郵票既是有價證券,又是特殊商品和投資收藏籌碼,其行為是政府,代表的是國家利益,群體的參與是基于郵票是國家行為,而并非個體之間的物物交換,離開了國家主體,誰又愿意去投資和收藏呢?國家郵政局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其政策和管理力度是衡量郵市是否健康發展的標準。
其次,郵市10年創傷,國家不可能不知,全方位解決郵市病態之良方,在于郵政體制改革和完善整改措施。郵市自2005年以來的走勢,己從趨勢上決定了郵市長期健康發展的方向,這點,用不著絲毫置疑。
今年預訂從12月1日開始,今天是12月5日,從預訂郵票方面反饋的信息看,套票和年冊預訂仍然有條不紊進行著,但大版預訂從12月4日就訂畢,小版也在今天(12月5日)停止了預訂,這里面透露出一條重要信息,國家對大小版總量在去年基礎上又有減量政策,其目的是為了支持郵市再次啟動和控制市場炒作新郵(當然也不可能絕對控制)。
從昨天開始,郵市止跌回穩,買盤出現,今天(12月5日)奧運系列再啟動,T46金猴的又次蘇醒以及老JT票的走強,無不證明郵市新一波的行情在本月即將展開,以實際行動迎接2008年的到來,明年的郵市充滿了變數和激情,相信政策上會進一步扶持,投資者和集郵收藏者都會喜氣揚揚投入到新一輪的郵市浪潮中去,或變現、或收藏、或投資、或交換,以此來促進集郵市場的人氣,為中國集郵事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必要的基礎,來喚醒沉睡了十年之久的郵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