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炒區,無論是交易環境還是運作流程,但是,炒區過氣郵品的價格偏低是毋庸質疑的:香港回歸全張必然是一個低量品種(預期70萬發行量),此時市場價為23元;大絲綢的題材和設計不必說,65萬的量目前84成交;奧運會徽與吉祥物不干膠在即將步入奧運年的時刻成交價仍在70元之下……這樣的東西不勝枚舉,還須我們細細比較一下: 1:香港回歸PK足球全張
足球全張是中港澳聯合發行,發行量約300萬,目前市場價格為40元左右。和足球世界杯全張比較,香港回歸全張黑馬特征更加明顯:預期70萬的發行量,再加上香港小全張是港澳回歸系列郵品中唯一的量小品種(封片不計)……可惜,目前23元的價格與死馬何異?
2:大絲綢PK桂花無齒
桂花無齒是95年郵票博覽會發行的郵品,發行量56.7萬,目前市場價格為200元左右,同是2006年郵票博覽會發行的大絲綢,65萬的發行量,題材和設計不在桂花無齒之下,目前市場價格僅84元,確實便宜了一點。
3:奧運不干膠現窘境
奧運不干膠量不小,但其奧運元素全面,是迄今為止奧運題材的領軍代表。然而,今日奧膠竟呈現了尷尬局面:因一版不干膠的價格遠低于兩套奧運會徽和吉祥物郵票的價格,因此需要會徽吉祥物郵票做禮品的人正在用奧膠破版撕出兩套會徽吉祥物郵票,不干膠被消耗也許我國是先例吧
炒區過氣品種罪惡累累,這些品種當年上市時應該直接到郵政窗口發售,不應該直接上炒區,同時其中某些品種在炒區高開低走圈了大量郵人的錢讓很多人傾家蕩產,但罪惡屬于過去,它們應該有更美好的明天。昔日炒區過氣品種價格過度偏低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炒區郵品的價格爆炒后持續偏低是弱市的特征而非牛市的特征,如果市場是牛市,那么當前的情況顯然是不恰當和非理性的。
炒區,昔日的投機品種是不是今天可以投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