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暴利之王,已經被樓市、股市以及其他投資投機市場所淹沒。曾經的郵幣卡老大,已經排在三兄弟的最后。曾經的人山人海,已經變成門可羅雀的淡市。這時候有一群人,他們先天下之憂(郵)而憂(郵),時間將最終給他們打分,有人說他們將被持續的疲弱所消滅;有人說他們將是這輪經濟增長的收官之筆。不管怎樣,他們都會無怨無悔地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即便是烈士,他們走得精彩。
有的人不斷講述股市中認購證時代的傳奇故事,于是聽故事的人變賣了房產拿著所有的家當沖了進去。當神話已經成為過去完成時,相信神話的人反而更多。有的人不斷講述如何在古玩市場上撿到大漏,于是善良的人們在充滿贗品的市場中尋找夢想,到頭來在家中成堆的仿品中仍然執迷不悟。人們對財富的渴望催生出一種浮躁、妄想、癡狂綜合癥,都以為自己可以在一個已經被深度挖掘的市場中有所斬獲。而真正聽懂故事的人說了這樣一句話“股市認購證時代,有幾個人敢買?古玩能撿到漏的有幾個不是在亂世中在大家只想保命時出手的?”我想起了一位上海的朋友跟我說,當時上海富商逃往香港的時候,淮海路上一棟樓只能換兩張船票。
機會來自忽視,機會來自低迷;機會眷顧有準備的人,機會屬于持之以恒的人。郵市十年的逃亡,誰將用樓房換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