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中國集郵報》上看到了香港明年將要發行的10套郵票中的8套郵票的設計圖稿,不覺叫人眼前一亮,如此大規模地公布新郵圖稿,集郵者是一定會拍手稱快的。想想自己的郵政部門公布新郵圖稿時卻總是有點“猶抱琵琶半遮面”。比如,2007年紀特新郵圖稿(一)還是在去年新郵預訂時,才公布了9套郵票圖稿,所占比例不到發行總數的30%。計劃趕不上變化,2007年紀特郵票發行計劃隨后又進行了部分調整,新郵發行套數由27套調至32套,全年增發5套郵票,而2007年紀特新郵圖稿(二)至今也沒了下文。
一般而言,公布新郵圖稿的現實意義無外乎兩點,一是讓集郵者先睹為快,增添情趣,從而激起購買和收藏欲望,并有的放矢提前做好制作相關郵品的準備。二是搭建互動平臺,讓集郵者品頭論足,提出意見和建議,進而修改和完善郵票圖稿,從而使我國郵票的整體質量上一個新臺階。近年來,由于新郵發行計劃調整頻繁,變動較大,尤其是個別臨時增發新郵顯然是應急之作,難免會留下一些遺憾和不足,今年前幾個月發行的一些新郵就存在著不少爭議。提前公布郵票圖稿,并加以完善,不僅是對“國家名片”負責,更是對集郵者負責。
眾人拾柴火焰高。2008年是“奧運”之年,人們更加關注和期待新郵的發行,早日公布2008年新郵圖稿是集郵者和發行方雙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