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郵票市場在一兩個月之內能否再度出現行情的問題,投資者正在進行著相當激烈的辯論,多方與空方都拿出了各自認為十分能站得住腳的條條框框,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所具有的前瞻性與正確性。對于身處一線的筆者,一直跟蹤市場的量價變化以及熱門品種生成的基本原因,對市場在各個階段的運行特點有著較為清晰的認識,因而對于今后市場運行態勢的判斷還是具有一定發言權的。依筆者的愚見,從種種情況來綜合觀察,基本上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市場在未來一兩個月以內再度出現行情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2005年7月28日,滬深股市的市值為3萬億元;2007年11月5日,其市值業已飆升至30萬億元,上揚幅度達到了驚人的900%,由此步入了一個黑馬奔騰的大牛市時代。滬深股市之所以能夠上演精彩無比的大牛市行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管理層將一直以來懸而未決的全流通徹底予以解決,乃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從而引發了投資者搶購股票的熱潮,賺錢效應也就水到渠成了。那么,阻礙郵票市場向前發展的一個最大的阻力又是什么呢?筆者以為,那就是資金的嚴重短缺和集郵者隊伍的大量流失,從而使得郵票長期處于打折的狀態,多年以來郵票的投資回報率不僅不能令人滿意,而且在大多數時間里還是負數,這樣的市場是難以產生最為基本的吸引力的。
最近幾年以來,市場雖然出現了多次行情,甚至還有難得一見的“井噴”行情,但行情的真正參加者并非廣大集郵者,而僅僅是某些短線資金在那里自拉自唱,新郵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其唯一運作的目標;市場行情說到底就是徹頭徹尾的新郵行情,JT票中不少經典品種的價格之所以能夠穩步攀升,完全是一種自然的力量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并沒有投機資金在其中興風作浪,價格幾乎是其價值的真正體現;而過度的對于新郵的盲目投機炒作,只能將原有的場內流動資金逐步蠶食掉;“文房四寶”絹質小版張百版連號的價格從16500元跌至目前的8500元,“會徽與吉祥物”普片更是從最高時的每套130元一路跳水至最低點的9元,現在也不過21.50元,這其中的風險是有目共睹的。
雖然“會徽與吉祥物”普片價格的大幅度震蕩給市場增添了久違的活力,但是奧運郵資片上市給市場帶來的卻是揮之不去的傷害;典型的炒作品種“會徽與吉祥物”普片自不必說;“會徽”國內版郵資片上市當日的最高價格曾經一度達到了20元以上,而且都是整箱整箱之間的大宗交易,搶籌碼的熱情非常高,好象大的行情就在眼前,筆者所熟知的一位投資者以12元的價格就一次性預訂了至少100箱。現在原箱的“會徽”國內版郵資片的價格業已跌至7元附近,原包“會徽”國際版郵資片的價格充其量也就5元,完全處于一種無人問津的狀態,實在是令人不堪回首啊。但也不是沒有一點亮點,“奧運運動項目”(1)卡書、“奧運運動項目”(2)卡書、“奧運運動項目”(1)大版票等品種都有郵商在求購,其收購的數量在500本~1000版之間,但這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啊。
由于市場資金的持續銳減,使得許多品種的價格出現了連續性的無量空跌,2003年小版張中的高價品種縮水情況尤為突出,買賣價格之間相差已經達到了30%,比如說“網師園”小版張網上的最新喊價為79元,而投資者能夠實際賣出價格卻只有50元左右,“鼓浪嶼”、“崆峒山”、“毛澤東”等小版張更是首當其沖,使投資者陷入一種莫名其妙的的痛苦之中;2004年小版張因價格相對較低,買賣之間的價差要相對小一些,但成交同樣不能令人滿意.也處在緩步下滑之中,“中國名亭”小版張的喊價為55元,而今年的最高價格達到了86元,其下挫幅度是顯而易見的。2006年曾經風光無限的“會徽與吉祥物”不干膠小版張已是昨日黃花,價格已跌破70元的重要支撐位;“吉祥物”小版票的價格也正在向80元靠攏;“運動項目”(1)與(2)不干膠小版張更是被打入冷宮,價格在27.5元附近停滯不前;“步輦圖”小型張也從最高點的每封2800元滑落到當前的2000元。這是一個擺在投資者面前的一個重大戰略問題,而非一個簡單的戰術問題,值得認真思考。
對于新郵的態度絕非一個簡簡單單的抵制或拒絕的問題。雖然不少新郵都給集郵者與投資者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失,但為什么對其還是依依不舍呢?因為新郵的確存在著像老紀特、JT票等品種所沒有的優勢,那就是它較好的流動性,因而也就存在著一定的博弈機會,而正是這個機會又無形之中提升了新郵的吸引力,盡管參與其中將會面臨著較高的風險,但在市場上幾乎找不到一個可以進行長期投資的品種之下,只能轉向了風險與挑戰共存的新郵了,像“悉尼奧運會”雙連小型張、“甲申年”大版票、“世界杯”小全張、“會徽與吉祥物”不干膠小版張、“文房四寶”絹質小版張、“恭賀新禧”小全張等新郵也確實給某些投資者帶來了成功的喜悅。有鑒于此,筆者建議不要再不分青紅皂白地提什么堅決拒絕新郵的論調,甚至將新郵與毒品相提并論,這種論調更是無稽之談。
對于市場行情的研判,不少投資者總是不切實際地認為未來的行情將會凌駕于1997年那波大行情之上,作出這樣肯定的結論,不如腳踏實地干好身邊每一件事情,這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作出市場難以出現行情的這個結論,并不是要徹底否定這個市場,而是希望投資者要始終遵循價值投資的理念,以此來作為指導自己進行投資的唯一出發點和落腳點。從各種因素綜合來看,市場也許正在接近行情,但行情的醞釀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投資者總是根據自己的盈虧來決定對后市的看法,如果虧損面較大,虧損幅度更大,要想一下扭轉對后市的看法,具有一定困難的,這也需要時間。主流熱點的培育既需要外部的環境因素,也需要市場內部的認同,至少可以肯定地說,我們不能指出主流板塊和熱點在哪里。我們在見頂對市場趨勢信念的同時,在具體戰術和策略上,要學會忍耐,不要一有風吹草動就盲目沖進去;“會徽與吉祥物”普片的高位跳水,完全由于投資者的盲動所致,這樣的慘痛教訓只有認真吸取了,才有可能在行情真正到來之時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