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現階段所處的歷史環境.我們國家兩極分化越來越大.很多官僚階級把持著話語權.他們的特點就是對內強硬,對外獻媚.所以也就有中石油1.2元港幣在海外上市,讓巴菲特們可以有賺10倍以上的機會并高比例分紅.但回歸大陸就賣48.6元.很長時間在"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小聰明下,我國也不可避免的自廢武功(高科技投入下降,大量軍工企業轉民用,做洗衣機,煤氣罐.運10飛機下馬等),主動成為世界工廠,低端的組裝車間.并重新對人民建造住房,醫療,教育新三座大山,賣國企,賣礦山,賣土地等創造GDP的增長,這就是現實的經濟狀況.
這樣的GDP再高,和美國的科技立國也是比不上的.高科技和重工業好比是一個人的脊梁骨,加上幾年來的優良國企大量賤賣給外資.經濟命脈很大比例地被外國人把持.中國巨人的脊梁骨已經嚴重的缺鈣.很多時候要看美國的臉色行事.所以美國要求我們人民幣升值也就不得不升.這樣的結果就是外國熱錢不斷涌進國內,他們將來好套現走人.而留給中國的唯一禮物就是通貨膨脹.
很多人現在抱怨:"現在什么都在漲,就是郵票不漲."為什么郵票老是搭不上通貨膨脹的快車,讓大家樂一下呢?看著房價上天,股票大漲,最近肉啊,油啊都在飛速上漲,也真是煩悶到極點.郵票是國家名義預支的白條,而現在它的使用價值被官僚郵政限制.所以它對廣大百姓而言,就是可有可無的一張畫紙,不是生活必需品.沒有房子就結不了婚,小孩入學就困難,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股票是資金投機的樂園,它交易最便捷.柴米油鹽魚蛋肉更不要說了,漲得再高也得買.這些百姓搶著買的東西郵票都比不上.生活必須品當不了,當然通貨膨脹的關聯就不是很大.好在郵票還有個特點就是收藏品.所以就一定要把收藏的魅力發揚光大,培養廣大的收藏擁護者,并且越多越好.
郵票騰飛的兩大引擎,一個就是讓它有使用價值,成為真正的人民幣資產,享受本幣升值的好處.這要靠廣大群眾不斷地和官僚階級的郵政做出斗爭,維護自己的權益.一個就是拋棄炒做新郵投機成風的思維走收藏之路.因為在投機方面看,交易的方便,預防詐騙,買賣差價上,郵票永遠也比不上股票,就不要拿己所短比人所長.
同為收藏品,這幾年古玩字畫,瓷器,和田玉,海南黃花梨木哪個不是暴漲了幾十倍,上百倍的.小人書,糧票,報紙都一樣.磁卡,金銀幣不也收成不錯?!而炒做新郵就是擊鼓傳花,爆漲爆跌,結果少數人賺大錢,大多數人來墊背,歷史不斷重復的悲劇.
觀察郵市火不火,不是看見炒區成山的福娃小片,炒做的人象擁擠在罐頭里的沙丁魚那樣口沫橫飛.我是97年離開郵市,去年這個時候進來.為什么要來呢?除掉郵票10年跌到極點,拒絕炒新的多了,人大代表上書,郵政改革外.最明顯的是看到編號票從3000漲到4100,三國一小型張從45漲到了80,T46從1400到了2000,TP28付抱石從0.7到1.5.所以我得出結論:市場是在升溫.這就是老票的魅力,精品的魅力,收藏的魅力.郵票真正的走收藏之路,想不漲也難,資金不進來也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