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郵跌勢難止
新郵是“歇秋”行情中的主跌板塊,從9月份以來的表現看,幾乎所有創新低的品種均是2007年以來發行的高溢價熱點新郵,尤其是被大肆炒作的品種跌幅更大,且反彈力度十分有限。如“奧運吉祥物”普片(小片形式)從9月底反彈,但僅回升到21元即告不支,到10月底已再度滑落到17.5元,說明跟風者非常謹慎,畢竟前期的跳水巨跌依然讓市場人士心有余悸。受“鼠年”幸運封期貨價低開影響,其所含的“鼠年賀喜”小全張價格也低懸在9元附近,使“恭賀新禧”小全張同樣回升乏力,10月底價格再度從18.5元滑落到15元左右,新老“恭賀新禧”小全張差價過大,制約了其揚升空間,后市調整壓力不小。而“建軍80周年”小版張更是弱勢畢現,其在“十一”黃金周僅反彈至21元就回軟,步入10月中旬就跌破了20元的前期低點,并創出18元的新低。與此同時,“香港回歸十周年”兩地小全張重新回落至23元,“文房四寶”和“綿竹年畫”絲綢小版張也下挫到86元和32元。此外,“郵聯六大”雙連小型張繼續在40元下方盤桓,不過市場的調整壓力顯而易見,后市創新低可能性依存。
10月份表現撩眼的是10月15日發行的“十七大”小型張,其價格發行日高開在7元附近,高于6元面值,此后就一路攀升到月底,價格也上揚至9.5元,頗具“壺口瀑布”小型張的風采,畢竟后者目前的整盒市價繼續高懸于2350元,是5年來小型張中走勢最穩健而強勢的品種。
二、小版張冷熱不均
小版張的表現明顯強弱分化,其中2003至2004年繼續擔當市場的領漲角色,其此前和以后發行的小版張卻弱勢難改,形成了冰火兩重天怪象。像2003年發行的“羊年”小版張就在國慶假期創出了103元的歷史新高,且半個月的漲幅高達30%,讓人感覺2003年小版張的魅力無窮,每次反彈中均有“黑馬”蹦出。不過囿于市道的低迷,其他品種回升力度有限,到10月中旬就重現調整,10月底則跌至4個月來的低位,如“崆峒山”、“鼓浪嶼”、“網師園”、“圖書藝術”和“重陽節”小版張的價格分別下滑到120元、140元、86元、48元和27.5元,2004年小版張也沖高滑落,其中“中國名亭”、“國旗國徽”、“司馬光砸缸”、“雅典奧運會”和“隸書”小版張己分別下挫至61元、44元、42元、59元和35元,已低于9月中旬的調整低點。至于今年發行的“郵儲銀行”、“石灣陶瓷”、“豬年”小版張和贈送小版張更是回調至24元、15元、15.8元和13元,走勢頹萎。不干膠小版張繼續下沉,“安徒生童話”、“奧運會徽和吉祥物”、“奧運項目(1)”和“奧運項目(2)”分別跌到14.8元、71元、30元和30.5元,“犬”和“國旗國徽”不干膠小版張也下挫至15.2元和57元附近。
在9月中下旬相對抗跌的單枚成套小版票,從10月初開始即現走弱狀態,如“電影百年”、“地球日”、“西藏”和“城頭山”小版票即在10月末分別下滑到29.5元、17元、21.6元和21.8元,“清明上河圖”、“洛神賦圖”和“神駿圖”小版票也回落至16.7元、16.8元和30.5元,“取消農業稅”、“奧運會徽”、“新疆”和“臺灣古跡”小版票也滑落到68元、103元、8元和9.5元。
三、編年張跌跌不休
編年小型張的調整在延續,“十一”長假后的回調壓力加重,不少品種跌至了7月份歇夏期的下調低點附近。尤其是走勢較強的“步輦圖”、“八仙過海”、“百合花”、“和諧鐵路”和“聊齋(3)”小型張整盒價格在10月底分別下滑到2130元、1250元、1580元、1950元和1630元,“香港回歸”、“九寨溝”、“春節”、“大足石刻”和“十運會”小型張的整盒價格也分別下挫至570元、580元、600元、750元和780元,而“鼓浪嶼”、“民運會”、“武強年畫”、“兜蘭”和“炎帝陵”小全張整盒價已再度回落到1150元、670元、1250元、950元和330元。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編年小型張出現無量加速下行現象,往往是一輪調整已行將結束的信號,也是市場即將發生變盤的前奏曲。不過,考慮到臨近年底一些郵政企業為完成全年指標拋售郵品,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編年小型張的價格,因此如果后市出現放量下滑跡象,則投資者依然應該繼續考慮短線規避風險。
四、郵資片跌破平臺
郵資片成交低迷狀況已延續較長時間,但10月中旬以來維持箱體整理3個月之久的價格平靜被打破,不少強勢品種的成交價呈下臺階趨勢,如縮量品種中的“解放軍報”、“長征勝利”、“法律大會”、“世婦會”和“詩歌節”紀念郵資片分別下挫到4.4元、6元、4.3元、3.5和5.2元,今年發行后走勢一直偏強的“徐霞喀”和“歐陽修”也一度雙雙創出了1.9元發行以來最低價,而“楊凌農業”、“東北亞投資”和“新領軍者年會”的價格已跌至1元附近,后市跌破1元售價的可能性不小。此外,“傅抱石”和“南開學!碧胤N郵資片分別下挫到3.8元和1.5元,“二十四節氣”小本片回落至130元。
由此可見,盡管國慶長假期間市場出現了短暫的反彈表現,但長假結束之后市場近期郵品的回落速度明顯加快,惟下跌時市場的拋壓并不大,相反低位吸納者卻依然活躍,如此現象的出現,反映了“歇秋”行情的調整已逐漸步入尾聲階段。實際上,市場一旦出現編年小型張和紀念郵資片中的強勢品種快速下滑,往往預示著調整低點的來臨,也是市場階段性趨勢將要發生轉折的重要特征。所以10月份極可能出現本輪“歇秋”行情調整低點,投資者應該著眼于后市的跨年度行情,未雨綢繆選擇潛力品種建倉,畢竟本論的調整力度目前來看,仍然遜于今年6至7月份的歇夏期。從大局觀的角度出發,今年“歇秋”表現屬于對歇夏期調整低點的一種確認,當這種確認獲得成功之后,那么郵市的后市爆發力就不容小覷,至少自5月份以來的市場走勢將會形成標準的“W”底形態,而市場如此演繹的結果,相信絕大多數投資者會心知肚明地理解。
展望11月份的郵市趨勢,受到一年一度新郵預訂的影響,市場波動在所難免,而這個時期也是真假消息滿天飛的時侯,投資者必須對各種消息加以甄別。此外,隨著年底的臨近,郵市的歲尾年票行情也將進入預熱階段,2007年新郵的熱點會逐步提升。所以11月份是郵市承上啟下的一個月,其過渡性色彩非常濃郁,也是郵市變盤的時刻,市場人士必須重點留意新郵預訂政策和基本面可能發生的變化,因為其將堅定郵市未來2至3個月的溫度,一句話:11月份的郵市不進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