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了幾年的瘋牛依然未來,生活在如此美好大環境市場的人們眼見著如此委靡不振的市況,慢慢地走向了迷茫,只留下幾個孤寂身影在繼續著“牛市一定會到來”的說教。 這市場到底怎么啦?如此大好的國際、國內環境居然催生了如此一個畸形的郵市,到底是誰動搖了牛市之基?
1、郵政是罪魁惡首:1)發行和銷售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是導致集郵者大量減少的根源,而參與者是郵市牛市發展最基本的前提條件。2)監管形同虛設,郵政內鬼和市場敗類互相勾結,大放假消息,牟取暴利后溜之大吉,讓投資者深套其中,不能自拔。3)郵政本身言而無信,承諾許多年的消滅郵票打折,至今沒見到效果,承諾公布的銷毀清單也遙遙無期,嚴重傷害了市場信心。集郵者數量逐步減少的趨勢正一天天地被放大。
2、郵票投資者的人民內部矛盾愈演愈烈,1)攻擊品種:只要你有上佳表現,不問你是誰,也不管處于什么狀況,那你就要承受群起而攻之的孤寂和委屈,比如前期的福娃和0304,更早的包括大絲綢、奧膠等都承受過這種痛苦的煎熬。當然表現不好的品種也理所當然地成了別人嘲笑的對象,你的閃光點也繼續被無限忽略,所謂一報還一報,冤冤相報何時了?2)攻擊人:你唱多的話,那你得求佛祖保佑,一旦未能兌現,有多少人找你秋后算帳,這你得有準備,這不,多少大名人終于不得不低調了起來,更有人只有潛水的份。唱空也不行,會被冠以鼠目寸光。其實空和多是相對的,大家應該就自己的觀點提出一些支撐理由,大家都站在市場的角度,從多空方面分析市場,是不是更理性呢?
3、忽視收藏市場的本質屬性,沒有花更多的時間引導,擴大收藏群體;郵票脫離收藏屬性的話,那它的價值應該打多大的折扣?
4、關于炒新:新郵肯定有好的品種,一些珍郵過去也曾經是新品,所以買新無過,只要你看好,有一點必須明確:精品之所以能成為精品,是因為市場長期的肯定。所以反對炒新的本質并不在于郵品的時間性(新),而在炒作手法上(擊鼓傳花式),一個品種在風流快活幾天之后,終于逐漸淡出郵人的視野,從此歸于沉寂, 可憐的接最后一棒的人們終于不得不年復一年翹首以盼可愛的解放軍。
5、關于市場:行情不好,市場最需要信心的時候,落井下石和趁火打劫對市場的傷害往往被人為忽略,是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市場的誠信是何其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