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階段郵市持行情續調整,全國各主要市場,人心慌慌,每次與北京、上海聯系,郵商們埋怨政策不出臺,埋怨主管部門不作為,埋怨行情與往年無法相比。筆者,仔細分析郵市感到發展至今,應該研究各種對策及措施,保護市場,維護郵人的利益。那么,現在的郵市到底需要什么?到底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一、郵幣卡市場需要恢復元氣。市場好比一個人,不僅需要營養,需要知識,更需要生活;假如,一個人身患重癥十年,現在,對內需要他支撐家庭,養家虎口,對外,需要他參加社會活動,樹立形象。但是,他解決身體問題,什么也干不了,既不能養家虎口,也不能外樹形象,如果不抓緊治療病癥,將來就要命歸西天。市場也同人一樣,如果不恢復元氣,就沒有朝氣,更不會有生命力。一個沒有生命力的市場永遠是短命的。現在,需要恢復市場元氣,挽救市場生命,主管部門絕不能撒手不管,要對市場負責,要對郵政事業負責,要對中國民族文化負責。
怎樣恢復市場元氣,需要上下齊心協力。首先,郵政部門的市場運做管理單位,要成立幾個調查組深入全國京滬粵市場進行調查,摸真象,說實話,查實情。而后,與郵人一道搞好市場恢復元氣工作,只有主管部門出面,業務部門協調,市場積極配合,恢復市場元氣還是能辦到的。搞好集郵事業,依靠市場,沒了市場,其他都無從談起。沒了市場,你做大做強奧運、個性化和禮品(郵聯六大提出的目標)郵品,到哪里去賣,賣給誰?你自己挨家挨戶去賣?離開市場一切都是空話。因此,只有恢復現在市場的元氣,才能談擴大市場的問題,才能談市場行情問題。否則,只能是空中樓閣和海市蜃樓,現在要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團結協作搞好市場,使市場恢復元氣,為擴大市場做準備。
二、擴大發展市場的規模。市場在恢復元氣之后,條件和時機成熟時,就要逐漸逐步擴大市場數量和規模。有了數量,有了規模,就有了發展的空間,從而,才能看好發展前景。首先,搞好一級市場。既集中力量搞好全國四大區域的批發市場(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這些市場應以批發為主,兼營零售;其次,搞好重點省會城市的二級市場建設。(天津、沈陽、重慶、武漢、杭州、合肥、福州和西安等),這些市場應以零售為主,兼部分批發;再次,搞好中小城市的三級市場。這些市場主要以零售為主,同時,作為宣傳的窗口,教育的平臺來建設。第四,發展集郵市場城鄉網點。以中、小學為主體,讓集郵文化進入課堂、進入教材,進入思想。總之,要搞好擴大規模的市場建設,必須做到以一級市場為主體,二級市場為支撐,三級市場為紐帶,四級市場為網點的格局。實現“四位一體”,上下聯動,覆蓋面廣,網絡格局,規模空前的集郵文化市場。
三、搞好市場的對外宣傳。宣傳是建設市場,擴大市場和發展市場的有效手段,只有搞好宣傳,才能贏得效益。一是依靠國家媒體及新聞單位搞好宣傳。既要宣傳郵市,更要宣傳集郵文化;二是主管部門要搞好宣傳。主管部門要負起責任,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為郵市著想,一切為自己負責的原則搞好宣傳,現在,郵市對我們主官部門做事不透明是不滿意的,有的抱怨和責怪。主管部門與省市業務部門聯合宣傳是有效的,但在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放手不管,既要為郵市宣傳,又要教育郵人提高文化和業務素質,做講文明,懂業務,有文化,會宣傳的郵人;三是市場自身要加強宣傳。做擴大影響,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的宣傳員,實現郵市一切是為了集郵,但郵市一切不僅僅是為了集郵,既有責任又有義務,既是銷售員,又是宣傳員,還是傳播者。
四是加大市場的管理力度。既要提高市場的知名度,也要增強市場的可信度,要加強管理,制定法規,依法經營,依法競爭和依法管理;堅決打擊市場中的欺詐、行騙和虐待顧客行為,樹立市場新風,弘揚民族文化,傳承華夏文明;要搞好市場的環境建設,凈化內部和外部環境,創建內部和諧,外部良好的環境,既要紫羅蘭美麗,又要丁香花的贊放;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搞好市場,推動市場,發展市場;在奧運東風的吹拂下管理市場,既要實現物質文明,又要實現精神文明,讓集郵事業大發展,讓集郵文化影響全球!
來源:一塵網
來源:一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