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郵品的設計、內涵、存世量和收藏投資者的認同度是郵票消耗、增值的基礎。
判斷一套郵票是否有收藏價值、投資價值首先要看其郵票設計中的題材和郵票畫面所反映的信息量的多少有著非常大的關系。因此在收藏投資中不可忽視郵票票面信息多少是其中的重要一項,信息的多少也直接影響到更多專題集郵者的關注,且能在專題內容中恰當和巧妙運用,有些畫面信息利于對專題內容的詳細表述和展開。
香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特別郵票
一是郵票目錄上明確的標注5.5205萬枚,是在香港所郵票發行量中極少的一套,全套大版票折2208.2版。
二是該郵票每枚的信息量多。相比同題材國內的特7《偉大的祖國-古代發明》發行日期: 1953.12.04發 行 量: 500萬和澳門的2005.10.09發行的《中國的偉大發明》發行量27.5萬郵票比均占相當的優勢。
三是該票的設計者是我國著名郵票設計家王虎鳴。齒孔:13.25 x 14.25 (兩面直邊各有一個橢圓形齒孔) 版別:平版 混有防偽纖維 印刷廠:荷蘭 Joh. Ensched坢 B.V
在今年四月,郵電出版社出版了2007年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第一次收錄了香港和澳門郵票。
其中香港發行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特別郵票的四枚發行量分別是:
指南針 5.5205萬枚
印刷術 33.4367萬枚
火藥 35.7655萬枚
造紙術 34.7915萬枚
整套郵票信息量包含有:
第一枚有指南針、古帆船、海洋、戰車(兵器)、四大發明印。
第二枚有印刷術發明者:畢升雕塑、雕刻模板、古書籍、佛像、壁畫、排字圓桌臺。
印刷術發明者:畢升(?-約1051年)北宋發明家。出身平民,徽州(今安徽歙縣)人,仁宗慶歷年間發明活字印刷術。
第三枚火源、人物畫、放煙花、漢字、古書籍、兵器。
第四枚有造紙術發明者:蔡倫雕塑、硯臺、毛筆、紙漿池、磚塊、文本、書法、木桶。
蔡倫生于東漢永平四年(公元61年),,是湖南耒陽人。他在1900年前發明改進了后來被公認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大大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
中國古代對物理、機械、化學、天文的識見跨越時代,不少發明發現倡導后世科學,促進人類文明。香港郵政特別發行“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郵票,展現我國四項劃時代的發明-指南針、印刷術、火藥、造紙術。四大發明源起於千百年前,對后世影響深遠。指南針催生遠航商貿的世代,開辟新天新地。火藥改變攻城陷陣的戰略,促進兵器技術發展。印刷術和造紙術推動知識傳播,奠下普及教育的基石。 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