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秋分節氣,中秋節和國慶節也就在眼前。在秋味十足的收獲季節里,京城郵市卻出人意料地走著與往年同期相背的路。
行情下滑到今天,“福娃”片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發行當天是8月8日,“福娃”片最高價竟炒到了120元,是面值的10倍,而40多天后的今天只剩下11元。一周來其他炒作熱門品種繼承了振蕩走低的格局,“奧運項目(一)”不干膠和“奧運項目(二)”不干膠由35元、35元降至33.5元、34元,“文房四寶”絹質小版由108元降至98元,“恭賀新禧”小全張由19元降至17.8元,“綿竹年畫”絹質小版由39元降至38元,“香港回歸”小全張由30元降至27元,“全國集郵聯六大”雙連張由45元降至42元等。
2003年及其他各年小版張(票)繼續調整,但幅度不大,有的品種呈弱勢橫盤態勢。其原因,一是有的前期調整較大,二是“惜售”情結支撐,三是多數價位本來就不高。如“聊齋(三)”由83元降至81.5元,“藏羚”由72元降至71元,“岳飛”由61元降至60元,“梁山伯祝英臺”由59元降至58.5元,“復旦大學”由25元降至24.5元,“十大將”由11.5元降至11.2元,“取消農業稅”由75元降至73元,“丁亥豬”小版張18元,“石灣陶瓷”17元,“郵政銀行”26元等。
縮量紀念郵資片也有回調,如“法律大會”由5.6元降至5.4元,“婦女大會”由4.6元降至4.5元,“長征勝利”由8.2元降至8元,“詩歌節”由7元降至6.7元,“解放軍報”仍為5.5元。
老票品上半年是行情的中堅,下半年以來雖跟隨大盤走弱,但顯示出較強的抗跌性,價位跌得慢、跌得少。這一周回調較明顯的是三個板塊:1992年以前的小型(全)張、第一輪生肖版票和小本票。1992年以前小型(全)張約60余個品種,下降的有20個,達1/3。如T69M“紅樓夢”由600元降至585元,T88M“兵馬俑”由270元降至255元,T103M“梅花”由140元降至130元,T99M“牡丹亭”由100元降至95元,T131M“三國”(1)由115元降至110元等。第一輪生肖版票有1981年至1985年共5個品種走低,如“壬戌狗”由1250元降至1200元,“癸亥豬”由2500元降至2300元,“乙丑牛”由160元降至150元等。小本票系列,無論是老的還是新的絕大部分品種有回落,如SB1“咕咚”由1300元降至1250元,SB2“白暨豚”由450元降至420元,SB6“紫貂”由90元降至85元,SB11“甲子鼠”由240元降至230元等。
來源:中國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