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當今郵市還是一個不成熟,尚未規劃,急待開發的投資市場.和九十年代初的股市或八十年代的出租車市場有點相似.魚龍混雜,也很象30年代的大上海,這里是冒險家的樂園,紙醉金迷.時時都充滿著機會,也伴隨著陷阱.改革開放到現在都快30年了,還留下一個這么原始的金礦,好象還真找不出來第二個了.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往往是從無序到有序,進化論嘛.機會最大的時候也正是在這無序的發展初級階段.走在前面的吃肉,等到規范之后.各種費用成本也跟著加上來,走在最后面的就只能喝點湯水了.雖然現在的問題多多,那郵市以后的機會還有沒有呢?回答當然是肯定的,而且會很大.因為和其他的各種行業一樣,一個還未規范的市場,到以后逐步的規范,它一定會有一個或幾個黃金大發展時期,過了之后,再是平穩向前.這已經是歷史定律的了.
近來幾天市場又在回調,恐慌氣氛有所蔓延.這完全沒有必要.在這里本人把郵市的優缺點都擺在一起,試著來給現在的市場把把脈,先講缺點:
1 郵政不作為.官僚腐敗之風太盛.
十多年了,一直把自己凌駕在衣食父母頭上作威作福.自己發行的郵票不讓通信消耗,發行期內不敞開供應,卻把貨源通過跟班小弟拋向收藏市場大肆炒做,吸取市場本就不多的血液.新進來的投資者不懂炒新這河水的深淺,來一個套一套,也嚇阻了更多的人進來.而現在世界上所有的市場幾乎都是買方市場,都是把消費者當做上帝般看待的.郵政如此的不識大體,逆歷史走向而行,又是和胡溫政府的和諧發展觀背離的做法,再這樣腐敗下去一定是長久不了的.趨勢決定,要就是老老實實做人,懂得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的道理,向好的方向改正.要就是一條路走到黑,到時候等來中央一聲令下,腐敗官員人頭落地.
2 郵品買來后,等賣出時就不好兌現
兌現差也是阻礙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品種比如是100塊買來后,等漲到150了,人家想出貨的時候,找到郵商.接盤價不可能會到140.一般心好一點的135接,因為他要賺差價和水電租金的分攤.狠一點的120,或115等接.真讓參與的人心都涼了.這還是在行情上漲的時候發生的,要是遇到下跌或是買的冷門品種,真要哭天去了.郵商要自律,賺錢要合理才行,能使大家都共贏的市場,才能發展壯大,參與的人才會多起來.
3 投機賭博心態重,沒有長遠打算 !
這里現在象一個大賭博場,很多人都希望一夜暴富,或是炒新,炒偏門.最希望的是97行情能重現甚至超越,短期翻個幾番幾十番,垃圾全上天,然后期望自己勝利逃頂.他們只看見了97行情華麗的一面,卻看不到它是個幾天積聚膨脹起來的超級大泡末,在高潮那一瞬間爽過后,就是陽痿.那是一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行情.要知道再出現那種超級暴漲暴跌的事情,可以說,大多數人還是跑不贏的,全得墊背.接下來又是漫長的寒冬之夜.所以我還是希望多象點05年06年,重視郵品的質量,倡導走精品之路,自覺反對炒新,循序漸進,輪動著前進,那樣基礎扎實,走的久.能讓新進來的人可以有穩定的收益.為什么國債,基金利潤不高,還那么多人排著長隊去買?還不是因為有穩的收益來抵御物價的上漲么.郵市要是能產生同樣的"賺錢效應",那大多數人也會搶著買的.那這樣的健康行情,還真的不好預測什么時間能停下來,實在是太長了.
重點說缺點.這優點嘛就放在一塊說了:
我們國家現在有點象八十年代的日本,經濟高度發展,貨幣對外一直在升值,但是對內物價也一直在上漲,貨幣購買力又不斷在下降.十元錢現在不用,過幾年,可能只能當原來的五元來用了.所以一定要買東西抵御通脹.郵票到底還屬于人民幣資產,還不用交任何繁重的稅費(這是各大投資市場都沒有的優點).輪到它不斷吸納社會資金的日子就在眼前.這是歷史機遇與使命,躲都躲不了.奧運行情也只是個開始,接下來建國60周年大慶,主基調是歡樂祥和,和諧社會嘛.再接下來......總之現在國家逐漸強大了,收藏更會興盛.而現在國家政策對郵市是支持的態度,郵票還處于十年慣性下跌中關鍵轉折向上的點上,價錢便宜,機會多多.以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社會是發展的,各種暫時的問題也會在發展中解決.現在只要買進量少,價低的精品,收獲將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