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大勢走向“慢牛”通道無可置疑。但已進入初秋的9月,為什么走勢不能像多數人預測的趨勢理想地發展?特別是近幾日大盤更是全面連續陰跌,跌得郵人不知所措?大盤往高郵人歡悅,筆者無話但如意。因為掩是探討、宣傳、鼓動“超級”大行情之一員。也多次論析過行情走勢,最先提出“慢牛行情是主旋律”,克服“暴漲”和“一夜暴富”的不現實傾向,跟蹤每一時期的走勢。那么,對于當前奇異不解的走勢如何理解?
筆者觀察和了解,自去年年底以來,波段運作跡象越來越明顯,并呈現“兩個月周期”的規律。這和當前市場投資結構、參與群體分不開的,特別是股,郵兩棲炒手的介入,一部分人改變了郵市長期投資、消耗沉淀的做法,而是像炒股一樣,打波段、打差價、見利就出跑。同時,廣大集郵群體還沒有及時參與進來,致使近幾年發行量已透明、量小品優的編年“套票”不能大幅沉淀、漲價不多、個別打折。七八百萬的編年小型張也溢幅不多。筆者以前有帖剖析《打響“常規戰”行情初亮劍》,就是指廣大普通集郵者和套票、小型張、小本票等“常規”郵品產生買賣的共鳴,大行情才能說是初步來臨。從目前看,各板塊票品的投資沉淀、集藏沉淀、消耗沉淀遠不到位,可以說目前還是處于“超級”行情的初級階段。
現在的市場,就投資而言有幾種情況:一是真正的長線投資,目標明確,心態平和。對看好的品種選投后長期持有,面對一時的漲跌巋然不動。這一主力陣容中包括大戶和散戶。二是臨時機動參與的大量游資和部分“兩棲”炒手,典型的投機行為。看哪里有利可圖,轉進去撈一把就跑。三是莊家行為。一些莊家露尾不見首,讓市場捉摸不透,總是以打壓吸籌,反過來又拉高出貨的手法運作獲利,這是一種遭到市場郵人譴責的“惡莊”。還有一些莊家與市場共舞、與散戶共贏,得到郵人的信賴,運作的品種往往是價值的開發與回歸,這是對市場的貢獻,是使人贊同的“善莊”。
我說句嚴厲的話,今天的中國郵市在天時、地利、人和俱全的條件下再起不來,拋開郵政的發行政策外,是與“惡莊”和“炒新”有著直接關系。我們很早都認同“市場不缺資金,缺的是賺錢效應”,而“惡莊”、炒新嚴重的影響了市場形象,阻礙或嚇跑了場外投資大戶資金的進入。加之即將發行的新品出現的期貨交易價,是直接提供了新品議價幅度,是在供養郵政一窩窩“蛀蟲”,此為是有愧于廣大郵人和“犯罪”。沒有“炒新”、沒有“抬橋”,“蛀蟲”們的斂財夢怎能得逞?郵人在拒臺上買不到敞開銷售的新郵,又怎能導致過了發行期去批量銷毀?這種缺乏“人性”的邏輯行為很像解放前國民黨在對付共產黨“寧可錯殺三千,決不放過一個”的殘酷政策。
自賀喜張、大絲綢、回歸張面世成為關注的熱點后,并未引發市場實質性的利好,5、6、7月連續陰跌調整,多數人預見8月要火爆,筆者也于7月底發帖《八月流火警惕遭霜》,提示大勢向好,但要提防郵政集中發行的“三大熱點”(八一小版、郵聯六大雙連、奧運項目膠<二>)沖擊市場,不要盲目跟風炒作,以防遭損。盡管當時開盤價不算太高,但至今日也下跌20%左右。更慘的是奧運福娃小片的走勢,從傳聞發行量10萬被瘋狂炒到近100元,今天猛跌至20元。炒新、炒朦朧讓郵政的腐敗分子又大大的撈了一把,套牢、挨宰、受害的只能是參與的郵人。這又能怪誰?
目前,無論從客觀條件的改善和主觀人心思漲聚積的能量這一理論上看,郵市的大行情應該啟動了,事實上也在進行。這里不妨簡略回顧“兩個月周期”的規律。今年2月底急漲,“5.1”急漲,8月初急漲,漲勢之急、漲幅之高出乎意料。而幾次上漲前,都出現兩個月左右較長時間的陰跌調整,但調整幅度很小很慢,而漲速都是僅一周多時間就收復“失地”,且迭創新高(03、04小版等)。
“兩個月周期”上漲的規律,將隨著大行情的臨近而縮短,各板塊也將不限定地要走出獨立行情。現在看,大多理智的郵人和投資者基本能自控,克服盲目炒新、追高,從近期多個熱點新票品的走勢可證。一些投資者和郵商能抓住新品上市資金分流之際,選中主攻突破方向,走精品投資路線,使以0304小版、編年型張、JP后期縮量品、TP龍頭、本片、小本票、05單板式版票、優秀題材版票等板塊,穩固抬高底價。
我們看到了投資結構的變化,摸清了走勢規律,同時還要明確不能靠場內中堅力量孤軍作戰,如后續“大部隊”跟不上來,怎能形成重圍的合力?又怎樣有力、持續地推動行情向縱深發展?宣傳、鼓動至關重要,但都有責任和義務維護市場人人賺錢的良性循環的良好形象,使一批又一批的場外人士放心地參與進來了,這樣,才能推動大行情的快速發展和到來。
綜上,認準了大行情,看清了走勢“新動向”,我們的心態就應克服焦躁情緒,要在“適應”中主動抓住商機。投資品種要選擇長短結合,既本著“精品”長線是“金”,又要以短線落袋為安的原則運作。對于發行量不明、公司控制貨源、人為制造貨源緊缺的炒作亂象的新品,最好少碰、不碰。但關鍵的原則是以不變應萬變,是建倉,是捂住難得的“精品”,不圖眼前的小損小利而影響你的“金娃娃”的成長。
來源: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