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郵市里的熱門話題,幾乎都圍繞在“郵政部門將公布郵票銷毀數量”上,但是將來郵政部門公布郵票銷毀數量以后,能否快速的“預熱”郵市?讓郵市隨即走出我們盼望已久的大行情?我看不需要太心急。當然,這僅是我一家之言,謹供各位參考。
本人認為,郵政部門公布郵票銷毀數量,首先“預熱”的會是場內郵商和場外投資者,一定會使場內郵商和場外投資者“激情”蕩漾,其次“預熱”的會是集郵收藏者的心田,一定會使集郵收藏者感到所集的郵品會真正的物有所值。至于能否“預熱”那些“流失”的集郵者回歸集郵的心理,能否“預熱”那些“流失”的資金重新進場的信心,能否吸引更多的人喜愛郵票、參與集郵和郵市投資,能否吸引更大的投資資金和社會游資進入郵市,我的答案是:都能!但不是立竿見影,需要有一個時間過程。這個時間過程可能簡短,也有可能稍長一些。
目前,郵市經過多年的反復震蕩筑底,多數品種已經跌無可跌,達到了市場底部,既給了集郵收藏者“廉價”搜集心怡郵品以良機,也給大資金進入郵市提供了最佳時機。況且相繼要迎來黨的“十七大”、奧運會、建國六十周年、世博會等重大政治社會經濟事件,這種形勢下,改制后的郵政部門實在是再沒有顏面讓“國家名片”打折了。所以,郵政部門在這個時候公布其早就應該公布的郵票銷毀數量是時機最好的。既履行了過去的承諾,又鼓勵了熱情的郵人、刺激了當前的郵市,還避免了以后新發行的郵票特別是重大政治題材的郵票繼續打折,使大家的臉面都過得去,何樂而不為呢?
盡管郵政部門的工作是主動的,“態度”是積極的,我們也早就盼望其能盡快的公布郵票銷毀數量,但從當前集郵收藏者、場內郵商、場外投資者普遍的投資理念和歷史來看,若想要立刻讓郵市行情轉好、使郵市立刻步入“牛”市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年來,郵政部門“減量”發行郵票不知有多少次了,“銷毀”郵票也多少回了,但是郵市卻依舊低迷。可見這些年來集郵收藏者和郵票投資者是流失得太多太多了。這與郵政部門總是“雷聲的、雨點小”、缺少必要的連續“行動”、沒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也是有極大關聯的。對堅守在集郵領域的集郵者和郵市的郵商、場外投資者來說,投資收藏的理念也發生了變化,這從近年來人們對郵政部門各種利好政策出臺后的反應就可看出。經歷了十年郵市潮起潮落的洗禮,郵市參與者的心態和思想更趨于成熟,對行情的判斷也更加理智,投資更加趨于理性。無論是集郵收藏者,還是郵商、場外投資者,對郵票的購買或投資都非常謹慎。雖然郵政部門先后出臺了“封庫”、“減量”、“銷毀”、“整治”等一系列所謂的利好措施,仍未能如愿得刺激起郵市的熱情并使其走強。這件事實在是太不好辦了。
由此看來,只有在郵政部門特大“利市”、“救市”的政策消息出現以后,郵市才能會快速的“聞風而動”,才能真正的“熱”起來,才會出現人們盼望已久的大行情。盡管市場消化、吸收郵政部門公布郵票銷毀數量等利好政策必須要有一個過程,但郵政部門快速的解決好各種歷史遺留問題也應該是當務之急。郵政部門要以實際行動讓人們相信政策、相信大勢、相信收藏郵票和投資郵市能賺錢,要想方設法引導、鼓勵更多的人們付諸于集郵和郵票投資的行動。我們相信,如果郵政部門公布了近年郵票銷毀數量,如果郵政部門在全國的郵政窗口都出售新發行的“紀特”郵票,如果郵政部門讓所有的信函、包裹和特快專遞都可以貼上“紀特”郵票,如果消滅了困擾人們和郵政部門多年的打折票,郵市就一定不會再寂寞,就一定會快速熱起來!。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9-12 17:07:40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