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郵市十年低迷中,郵票投資者和集郵收藏者的隊伍急劇銳減,“兩千萬郵票大軍”成為過眼煙云。郵政部門及我們這些尚在堅持的郵票投資者和集郵收藏者都十分焦慮。盡管國家郵政局在近年來做了巨大的努力,采取了大幅度減少新郵發行量、改變郵票結算辦法、改進發行郵票版式、提高郵票發行的科技含量以至大量銷毀數十億郵票的重大舉措,卻仍然改變不了郵票投資收藏者缺乏、郵市萎靡不振的狀況。這一不爭事實早已成為郵政部門、集郵組織重視的問題,也是我們廣大郵票投資者、集郵收藏者多年密切關注的問題。
對此,本人膚淺的認為:只有郵票價值的回歸,才是解決郵票投資和集郵收藏隊伍流失、振興中國郵市的重要法寶!在當今集藏領域與投資市場,價值的魅力,比好看更重要;比宣傳更有效;比口號更現實;市場的號召力是絕對強大的。除此之外,任憑什么舉措、甚至怎樣的詛咒與抱怨都是沒有用的!只有郵票價格回歸,郵市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氣。
這里所說的郵票價值回歸,指的是郵票的使用價值與投資價值回歸。除了郵政部門應該不斷推出各種利市舉措,恢復郵票通信使用價值,加強和規范郵票發行及經營工作,努力培育發展郵市和集郵隊伍以外,我們廣大郵票投資者和集郵收藏者自己也要團結一致的,適度、巧妙地采取市場運作手段,努力提升郵票的投資價值,以便達到推動我國集郵事業發展及郵市繁榮的目的。一是要合理:就是要遵法守紀,在國家法律法規的許可之下,不夸大其詞、弄虛作假及以欺騙手段牟取利益;二是要巧妙:就是要講究市場運作藝術,科學地選擇運作品種,方可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郵幣卡市場曾經對《白暨豚》小本票以及梅蘭芳磁卡的成功運作,都是在利用人們的喜好及發行量的高低,巧妙地選擇了運作的對象,而一舉獲得成功。所以,根據票品的題材、存世量及人們喜愛和認可程度,巧妙地選擇運作品種尤其重要。還有運作方法及時機也很重要。那種不問青紅皂白的什么品種都去炒作,是不會成大氣候的。三是要適度:相信大家都明白“物極必反”這個道理吧,世上任何事物都不可以過度,過度炒作給郵市帶來的惡果,使許多人都記憶猶新。要切記市場運作不是萬能的,它只是一種投資市場的運作手段而已,最重要是我們只有努力宣傳郵票文化、宣傳郵票投資收藏的益處,加強集郵收藏隊伍和郵票投資隊伍建設,使我國有一個廣泛的集郵收藏群體和郵票投資群體,才是發展我國集郵收藏事業和郵市的根本保證。如果沒有集郵收藏隊伍這個消費沉淀基礎,和郵票投資隊伍的中長期建倉囤積,郵市這一所謂的投資市場就會像一座空中樓閣,是不會穩當和極其危險的。
只有讓人們看見了郵票價值回歸和郵市的賺錢效應,流失的資金、流失的集郵收藏者和郵票投資者才會重返郵市,社會上更多的人才會關注、進入郵市,社會游資才能涌入郵市。假如沒有集郵收藏和郵票投資隊伍的發展,沒有場外資金和社會游資的流入,“振興郵市”和“郵市崛起”就會是空話!我想,對于這一點,郵政部門、集郵組織和我們廣大郵票投資者、集郵收藏者都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