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拿量嚇唬人(餿飯) |
發布日期:2007-9-1 9:08: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量是啥東西?它只不過是一種物體的聚集概念而已。人多了亂,龍多了旱,媳婦多了婆婆做飯,這是俺們在山東那旮旯知道的什么東西多了就不好的最淺顯的道理了。
那么就市場上來看是不是量就是決定興旺與衰落的最關鍵的因素呢?我說不是。有的人或者是有的時候,就特別希望有大的量,這個時候就是急需見利——即所謂的 薄利多銷的理論。記得,有一年,我們6個人承包了糧食購銷公司,承包期為一年,扣除國家應收的稅費外再向集團上繳20%后,剩下的就是我們的應得了。那時 候所謂的購銷就是利用集團的名聲及優勢開展對縫業務。一年的時間所賦予的功能就只能是薄利多銷,就需要大量的糧源。所以,一年下來,我們每噸只要賺到10 —15元就可以給下家,然后再抓上家。有時候,剛剛出手的價就是下一批的上家價。但是,這無所謂,只要是進來后還能夠高于進貨價出手后有利可圖就行。就這樣的折騰了 一年,我們倒騰了2萬余噸,營業額接近30萬。一年下來,也給家里整出點存款來。也許今天會有人問:為什么不會在低位抓住暫時不放,等到價高時再放豈不是 賺得更多嗎?是的,理論上是這個道理,但是,實際上是行不通的。為什么?一,抓貨時需要資金的,支出資金同時就必須支付利息。二,屯貨需要場地倉庫,就需 要支付堆存費。三,抓貨、屯貨就必須有運輸及倉儲損耗。這些都要打入成本里的。我們主要是一手上家一手下家,兩頭看貨中間不動錢,對頭一交接,價差就是我 們的了。這就需要有量的配合了。
現在的郵市里(請注意我說的是郵市里而不是集郵界)80%的人都在做著這樣的勾當,只不過,他們沒有我們當時的勢力而已,所以,他們也對量深惡痛絕。而真 正的能夠拿到一手貨而又不需要動用自有資金的人(這種人不會超過5%),他們是對量是情有獨鐘的。而真正能夠在郵市里賺錢并把握住郵市的脈搏的恰恰就是這 種人。
上面所說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下面要列舉量與價是沒有必然的內在的聯系。
猴子,現在到底有多少的量,我不敢肯定,但是,記得好像是美美曾轉載了一篇文章里有一句話是說:香港(也許是臺灣,記不太清了)有一位帶了1萬元來買了猴 子。1萬元相當于什么概念呢?即他能夠買走12.5萬枚,也就是說,現在的猴子的存世量至少是在10萬枚以上。10萬枚,猴子可以3000出頭;10萬 枚,愛科學M可以接近7000;10萬枚,咕咚小本只能在1000上下晃蕩.....。如果以這個量來推算,20萬枚的東西至少應當在500以上,可是, 看看JF封的1,2號,兩個加在一起也湊不上500,就別說以上了。 0304小版,步輦圖、等等整封的、整包的、整箱的(就差正火車皮的了),整天的覆蓋 在網上,卻成了郵市的風向標了。而那些諸如:奔馬、紅樓夢等型張單張都難見的,卻不見漲的動靜(至少07年至今)。相比之下,量又成了個什么玩意呢?
所以,對于那些抱著進入郵市是為了炒作而來的人說:請你們到郵政去找一兩個哥們,當然了,你賺到的錢千萬別都揣到自己的口袋了。要記住:哥們也要吃飯的, 也有七情六欲的。對于那些企圖以集郵的身份進來的人說:請你忘記郵品還有價值這個糊涂的概念,并千恩萬謝的感謝郵政每時每刻記掛著為你的郵集里增添新鮮的 血液。當然你自己兜里的價值概念千萬模糊不得。這樣,你們就會永遠的忘記那個倒霉的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