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郵市中任何一個品種已經到了跌無可跌的境地時,市場卻仍然遭到肆意打壓,這時市場的動力來自何方?主力的動機何在?究竟是多方在誘空?還是空方勢力開始抬頭?或者是多方主力在有意打壓從而獲取低價籌碼?這一系列反常的舉動確實值得投資者反思。話說回來,有時主力資金的刻意打壓行為往往能從反面揭示個別品種的投資價值,也就是市場打壓的品種越厲害,那從另一個方面說明該品種的潛力在以后的日子里表現會更加突出。如果投資者掌握了這一點,那無疑給自己創造了最佳的建倉時機。一般來說,主力如果想大量吸取低價位籌碼,都會有刻意打壓與順勢洗盤震倉的手法。
刻意打壓,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突發性。主力一般在大盤走勢良好、市場整個形勢向好時搞突然襲擊,在一片歌舞升平之際突然橫盤反復震蕩;2、背離性。指與大盤走勢背道而馳,大盤強勢上攻時該板塊卻一反常態掉頭向下。3、恐慌性。主力壓時往往力度很大,一般是長時間反復打壓,并安排自己有一定實力的親信在網上發出比較大的拋售帖,特意制造恐怖氣氛。近日的編年張十運會等似屬于刻意打壓的性質:該品種今年多次在行情下調時,逆市向上,表現了很強的抗跌性。而這次作為十運會的個別主力一反常態,在網上掛帖以大大低于市場價拋售。個別主力的這種反常表現,使十運會市價迅速滑落,從而使眾多散戶出現恐慌性的跟風拋售。所以,十運會作為主力刻意打壓的代表之一,它具有突發性、背離性、恐慌性等特征,基本上可確認為主力刻意洗盤。當然我們不排除該主力另有其它妙算。
順勢洗盤,則講究順勢而為,一般是在大盤回調,橫盤震蕩,或部分板塊向上之際采取的步驟。當然,如果遇有突發性利空的情況下,該板塊大幅下挫,也具有突發性與恐慌性的特征,但走勢不會與大盤相背。例如去年5月份整個大盤萎靡不振,除老票外,幾乎所有板塊都具有此特征。在整個大盤向下,傾巢之下無完卵,主力假如此時“硬頂”,必將勞民傷財,明智之舉是以退為進,順勢回調,消化利空因素。在當時市場大多人士看好后市的有利情況下,作為主力并非借利空脫身而逃,相反養精蓄銳,乘機吸取低價籌碼。結果在當年年底,整個大盤進入復蘇性反彈,并給今年整個行情利好形勢的延續打下了十分穩固的基礎。
主力資金的刻意打壓行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識別特征:
1、移動籌碼分布研判。主要是通過對主力和市場移動籌碼的分布進行分析,如果發現某個板塊個別品種的獲利盤長時間處于較低水平,甚至短時間內幾乎沒有獲利盤時,而該板塊仍然遭到主力的肆意打壓,則可以斷定這屬于主力資金的刻意打壓行為。作為場內主力而言,控制某個板塊數個品種,他要求的是占有量和低價位的成本,他不會計較該品種一時的漲跌,他既然可以隨時拉抬,他更加可以肆無忌憚的打壓。也就是說,他打壓的越徹底,籌碼越低廉,拋售盤越多,他就越開心。
2、時間的研判。如果整個大盤開始向好,部分板塊開始反彈,但某板塊遲遲不動,甚至仍不顧一切地繼續打壓時,則可以視為主力刻意打壓行為。這一點,編年張與JP片表現猶為明顯,如果散戶面對這種形勢,開始暴跳如雷,那么,隨著時間的流逝,最后的失敗者就是那些心理素質不穩的散戶。
3、成交量的研判。當某板塊部分品種下跌到一定階段時,投資者由于虧損幅度過大,會逐漸停止交易,成交量會逐漸地趨于縮小,直至放出地量水平。這時候如果有巨量砸盤,或者網上有大手筆的委賣盤壓在上方,但市場卻并沒有受較大影響,則說明這是主力資金在打壓恐嚇。
4、走勢獨立性的研判。如果大盤處于較為平穩階段或者跌幅有限的正常調整階段,某板塊卻異乎尋常地破位大幅下跌,又沒有任何引發下跌的實質性原因,則說明主力資金正在有所圖謀地刻意打壓。這一點,有頭腦的投資者自己去研判,我不說,大家也一定會知道。
《孫子·謀攻篇》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