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郵品其實與找對象無異,每個男人都想找個嬌美如花的妻子,而每個女人都嫁個英俊有為之郎君。但世間盡善盡美的男人與女人肯定不是多數,這就是它的稀缺性;同時,人的愛好又各有不同,對男人來說燕瘦環肥各有千秋,對女人來說有人喜歡高大威猛,也有人喜歡奶油小生,到郵票投資就是它的大眾喜愛程度。但不管怎么看,雞可以一時飛上樹稍但絕不可能就此成為鳳凰,虎未發威你也千萬不要將它當成病貓。
選擇一個品種,無外乎看它的發行量、存世量、題材、設計、印刷、大眾喜愛程度等,決定性作用的是存世量的多少、題材的優劣和大眾喜愛程度。筆者長期推薦小版張板塊正是從存世量的稀缺性考慮,這種認定絕非筆者隨意杜撰的,大家不妨在《中國集郵大百科全書》和《中國集郵大辭典》對小版張的注釋以及正版郵票目錄中對票與張的發行量標注中查找答案。有人說量為王、題材為王、消耗為王,我認為沒啥不妥,但三者不可割裂開來看,發行5770萬的香港回歸張你怎么消耗也不可能比任一款JT張的存世量少吧?
所以在行情初起之時,大家還是放棄口舌之爭為好,對主力而言,在運作前你一定要先對市場認真調研,然后再確定運作的品種,最好你運作的品種能夠打開那個板塊上升的突破口,對其它板塊也能產生積極的影響,最好成為市場的一面旗幟,這樣才能讓參與者認清目標與你同舟共濟,你也才算是一個成功的投資家。
對投資者而言,多聽多看多想對你的決策總是有好處的,即使是逆耳之言,你大可一看了之。你持有的品種是好是壞絕不是哪個人說了算的,市場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一時的資金堆積可能會令某品種短時間內價格飚升,哪怕它是一文不值的東西,以前對君子蘭花(有品種被炒到數萬元一盆)的炒作就是很好的例證。股市輕松越過5000點令多少專家跌破眼鏡,置于郵市也同此理。
論壇之上,我們倡議暢所欲言,但我們同樣反對任何為了個私利,不負責任的忽悠,反對任何惡意的人身攻擊,特別是反感某些名人換個馬甲上來胡言亂語,甚至罵街,你想說啥沒有關系,即使說錯了也沒關系,以你本來面目說話不是更讓人信服?換馬甲上陣的本身就說明了自己的心虛與不誠實。郵市向好是大家共同的愿望,郵市好了也不是只對哪一個人有利,呵護好這個市場是每一個參與者的責任。
扯得有點遠了,近來不少郵友來電詢問投資郵票到底買啥才好。我個人意見,目前市場之中可投資品種很多,每個板塊中也都存在未被挖掘的潛力品種,這些在我以前的發貼中已說了許多,大家可以參閱,這里我就簡略說一下。
第一推薦的仍是正宗小版張系列,品種可根據各人愛好自由選擇。
小型張板塊,大家可關注JT張中低量低價張,這一時間是中國集郵史上集郵人數最多的時期,而小型張作為普通集藏者追尋的品種,這一時期的品種其分散沉淀性是最好,有不少品種價格也低,比如發行量只有20萬的J43四運會、J45國徽目前價還很低。編年張中重點關注近期820萬以下品種,1500萬內的名畫名著、花卉、動物、山水、體育、佛系列中的低價品種。
郵資封片板塊,TP小本冊重點關注,其間的巫山、內蒙、丹東優先;TP 片次之,其間的傅抱石、媽祖、李白、浦東高值、深圳高值、南開優先;JP 片JF封暴發潛力不可小視,其間的縮量片、次新品、前期品種中的題材優秀品種都值得關注;PP片中的縮普、XK 郵資信卡一二組可適度留意。
郵票板塊,JT票中的精品大套票仍有較大潛力;小本票系列也是一個黑馬頻出的地方,低檔生肖本和神話系列本是未來兩大看點,其間的猴本、加標本優先;編年票中可關注有人運作的單版成套的20分板塊,后期發行量少的生肖、山水風光、名畫、名著、花卉、動物、體育、航空航天等熱門題材,并以單版式、異型票優先。
只為一家之言,供參考而已。